第十六章 绿骨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青芍药 本章:第十六章 绿骨

    潮水漫过第三级台阶时,邱韵看见父亲蜷缩在防波堤裂缝处的身影。男人怀里那台七十年代的红灯牌收音机正在漏电,蓝白色的电火花在零件间跳跃,缠绕其间的薄荷绿丝巾被海风吹起一角——那是母亲参加他小学家长会时戴过的。爸。他蹲下身,海水浸透了运动鞋袜。父亲耳后别着的电容笔突然掉落,露出藏在花白鬓角里的烧伤疤痕。邱韵想起初中某个雨夜,厨房传来爆炸声后,父亲顶着焦黑的额角把微波炉残骸拖进地下室,嘴里念叨着就差一点能重现那天的雨声了。黎冬清单膝跪在湿滑的礁石上,从工具腰带抽出绝缘胶布。这场景让邱韵想起高三那年,自已在篮球场扭伤脚踝时,对方也是这样利落地处理伤口。上周在废品站,黎冬清的声音混着浪花破碎的声响,我看到叔叔了,他正用万用表测量旧变压器的阻抗,说要找能承载心跳频率的导L。父亲突然抽搐般抓紧邱韵的手腕,泛黄的笔记本从怀里滑落。在最后一页泛潮的纸页上,多年前的B超影像已经晕开墨渍,母亲的字迹却依然清晰:「今日胎动明显,宝宝似乎在练习扫弦。振堂说若是女孩就叫邱音,男孩便叫邱韵。」邱韵的指尖抚过那个被划掉的音字,想起父亲总在他练琴时躲在门外,用老式录音机悄悄收藏那些零散的旋律。积雨云裂开缝隙,一束光恰巧落在收音机的调频旋钮上。沙沙的电流声里忽然漏出半句哼唱,父亲浑浊的眼睛瞬间清明。他颤抖着指向黎冬清挽起的袖口——那里有道淡粉色的玉兰花纹,小枫叶手术那天...窗帘上绣的...她说不吉利,拆了...老人的声音逐渐低下去,又开始摆弄起浸水的电路板,要收集海浪的声纹...返程的渡轮突突作响,邱韵把下巴搁在黎冬清肩头。对方正用深蓝丝线缝补父亲扯破的衬衫下摆,这让他想起高中三年那些神秘的关怀:莫名出现在储物柜的咽喉含片,永远提前充好电的暖手宝,还有每次月考后出现在课桌里的错题集。最深处的记忆突然苏醒——高二寒假的深夜,他急性肠胃炎发作时,有人背着他穿过三条街巷,急诊室顶灯晃动的光影里,那只攥紧他校服下摆的手腕上,似乎闪过玉兰花的轮廓。明天开始教我弹《月光》吧。海鸥掠过船舷时,黎冬清忽然开口。黎冬清的银戒在暮色中闪动,针尖在布料上停顿片刻,那把吉他...其实一直在等你,你也算它的主人之一。邱韵缓慢开口道。海浪声突然汹涌,邱韵转身望向渐远的防波堤,突然发现锈蚀的栏杆上闪烁着细碎银光——父亲不知何时用易拉罐让了数百个风铃,此刻正随着晚风轻轻摇晃。每个罐身都刻着日期:1995.06.01(儿童节演出)、2000.03.12(初中毕业典礼)、2007.11.05(确诊抑郁症次日)...最近的那个赫然是上周三,标注着儿子带男友回家吃饭。黎冬清的手掌忽然覆上来,L温透过相贴的戒圈传递。邱韵凝视他手腕上的玉兰花纹,记忆如潮水漫卷,他想起手术室那日,少年黎冬清的白衬衫沾着血迹,却说是在实验室沾到的红墨水。黎冬清从背包夹层取出磨毛边的速写本。邱韵那一年看的初雪、邱韵在暴雨中的篮球场、邱韵复诊归来的地铁站...无数个他以为被世界遗弃的瞬间,原来都被另一个人仔细收藏。在最新那页上,昨日在防波堤的他正弯腰搀扶父亲,画面右下角标注着:心跳72次分,L温36.5℃,比上周增加笑容三次。咸涩的海风穿过船舱,邱韵忽然明白,那些他以为遗失在岁月里的温暖,早已被眼前人用最笨拙的方式保存。码头路灯次第亮起时,邱韵摸到黎冬清口袋里硬物。掏出来是裹着保鲜膜的枇杷糖,和他艺考那天收到的匿名礼物一模一样。糖纸上的便签已经褪色,却还能辨认出当年自已没注意的小字:「你弹的《阿尔罕布拉宫》里有潮汐的声音。」


如果您喜欢,请把《秋葬青》,方便以后阅读秋葬青第十六章 绿骨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秋葬青第十六章 绿骨并对秋葬青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