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又走了两个多小时,马车才缓缓停下。
听车夫说到了,我立马激动地跳下了马车,抬头看着匾额,上面用隶书写着雄浑有力的西个大字:尼山书院。
终于到了,马文才我来了!
“公子,咱们进去吧!”
来喜挑着两包行李跑上去敲门,刚敲了两声,门便应声而开,走出一位身穿浅蓝色襦裙的女子。
莫非,这就是山长的女儿?
我见她背着竹篓、手里还拿着药锄,长相温柔典雅,行动似弱柳扶风,倒是跟梁祝里的王兰姑娘很对的上。
“公子是前来书院求学的学子吧?”
那姑娘笑吟吟地走下来,向我问道。
我笑着点点头,随即学着梁祝里的桥段有礼貌地拱手自我介绍道:“在下谯国龙亢桓祎,听闻尼山书院海纳百川,人才辈出,特来此求学。”
“我是书院的医士赵流萤,也是赵夫子的女儿,听父亲提起过今日会有两位学子来书院,请公子先在门口等候,待会儿秦叔会来接应你们。”
我就知道,我穿越必定不是照着电视剧的剧本穿,这里的人物或许有他们自己的故事。
听她说要去上山采药,我便跟她做了告别。
赵流萤走后,我便乖乖地站在大门口等。
不一会儿,里面来了个头发花白、让我们喊他为秦叔的花甲老人来给我们带路。
刚进门我便感觉自己如同走进了一本石刻的大书中,宽阔的院子两侧天书页面散开依次矗立,每一页都刻着不同的文字。
往前看,一尊孔夫子手捧书卷、仿佛正在讲学的雕像栩栩如生地屹立于书卷中央,给人一种庄重大气、文风俨然的感觉。
这扑面而来的书卷气,让我不由得心生敬意,双手交叠捧起额头虔诚地向孔夫子行了一礼。
据秦叔介绍,孔夫子身后便是书院教书授学的楼院,不过要想上去,还需走过长长高高的七十二石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