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七十二阶每一阶左边或右边的尽头都立着一个栩栩如生的石像,或拿着书沉思,或背着书仰天诵读,或执笔在书卷上写字……我问秦叔为什么这长长的石阶上有那么多雕像。
他说,孔夫子一生教导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为勉励书院学子皆能见贤思齐,特设此阶。
这文化渲染做得可真是好啊,这要是不好好学习,每天上上下下的,都不好意思路过这里。
石阶两旁皆是青松蓬勃,绿竹盎然,院所各处绿植也多是梅、兰花、菊花。
难怪当时语文课本的诗句多是写这些梅兰竹菊,看来古人对这些植物倒真是喜欢的很,只是苦了我们这些背诗的人。
到了后院一个名叫今科院的住处,秦叔领着我们走进了一个宽阔的西合院,这里西周都分布着许多房间。
每间房间门外都悬挂着一个竹牌,上面写着房间号和两个屋主的名字,以及他们所属的班级。
这一路看过去,我才知道,原来这书院居然分为甲乙丙班,也不知道马文才在哪班。
但是每间房间里一起住的两个人,又不全是一个班的。
比如甲班的卢庭便与丙班的刘灿源同住。
秦叔带着我到了我的房间,进屋后,对我说道:“公子,这是您的房间,晚些时候会有人来与您同住。
至于您的书童,帮您收拾好房间之后,会有人来带他去他住的地方。”
听说还有人来跟我一起住,我忙拒绝,问他多交钱能不能让我一个人住一间。
听完这句话,秦叔布满皱纹的脸上缓缓露出了笑容,像是猜到并且己经听惯了似的,哈哈笑道,“你们这些小娃娃啊,在家那都是被宠惯了的,来这里都想要自己一间房。
不过呢,虽的确是书院住宿有限只能两人一间,二者书院如此安排自然有他的用意,你们这些小公子,要学的还多着嘞!”
我想着这二人一间房的命运己经无法改变,只能问来人是谁跟我一起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