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要罚棍打,本来还不以为意的人纷纷露出后怕的表情,说实话如果是罚跑圈,他们可能会根本不在意,跑上几圈就能换来一双新皮鞋,对他们来说是赚了,但是棍打可是真的打在身上,皮开肉绽的那种,皮鞋再好也不值得拿自己的身体冒险,何况他们也不是没有皮鞋,至于新旧的问题在皮开肉绽面前都是小事。
第63章
没几天,新安城的人们都见识了皮鞋的强大,天天在雪地里踩来踩去,鞋子却一点都没有浸湿,听说比棉鞋还保暖,不过听到除了训练的守卫,王土不会买给其他人的话后,也只能歇了心思。
当然,王土虽然没有让所有人都穿上皮鞋的打算,但也想着解决冬天雪水湿鞋的问题。其实新安城现在只是初成雏形,最初规划的时候,是想要把街道都修建成水泥宽路的,只是人手不够没顾得上,现在入了冬早就无法动土,所以便延迟到明年开春。
当然即使是行走在水泥路上,不管下雨还是下雪,鞋子被浸湿的可能性虽然比现在小了,但是总体上还是不够安全,所以这木高跟鞋还是非常有推广的必要的。
木厂院子里,王立师傅按照王土的要求推削打磨半响,把最后的成品递给王土,“城长,你看看,这是不是你想要的样式?”
坐在椅子上迷迷糊糊的王土闻言立刻打起精神朝他手中望去,只见那块木头形似鞋底,大概一指厚,表面打磨的平滑无比,底部又数十道高低不平的横纹,两边还有两三个孔洞。
“嗯,差不多,就按照这个来吧,男女不同的码数都多做些,再做五十双比这薄半指多的送到澡堂去,就说鞋底大都带有污泥,澡堂到处都是水,难免踩得脏乱,为了方便整洁,以后进澡堂后都要立马换上此鞋洗澡。”
他要一点点改变人们的卫生习惯,新城市新面貌嘛,如果还像以前那样邋遢,再新再好的城市都禁不住被折腾地变成破旧脏乱。
这些都是他在网上看网友评论知道的,主要是因为异世界这种不守规矩邋遢的人太多了,导致他几乎天天都会在网上看到这种人的新闻,不是今天在人来人往的繁华大马路上大小便,就是昨天把旅游景点的花草踩倒折断,垃圾到处扔,弄得一片狼藉。
总之各种各样的类似新闻层出不穷,看多了之后他都替管理者心累,不能罚不能骂也管不了,这些人万全是有恃无恐啊,难怪新闻底下网友的评论一个个的都仿佛气得七窍流血。
好在新安城问题虽然多,但是它才刚刚建成,王土作为一城之主权力也够大,什么问题都可以慢慢改正。
澡堂的木鞋需要的数量少,木厂的木工们没废多少功夫就完成了,当天下午就被送到了澡堂,澡堂师傅听到是城主的吩咐,不敢怠慢,按照木工们说的把绣娘缝制的布条从木鞋一边的孔洞里穿过,再穿到另一边的孔洞,然后再穿回这边的另一个孔洞,就这样交叉穿洞之后打个蝴蝶结,一只澡堂木拖鞋就完成了。
“大叔,请这边做,先把鞋脱了,换上澡堂的木拖鞋,才能进澡堂。”澡堂门口站着个十一二的少年,见来了人便把他引到外屋今天才安置的长凳子上做。
“哈?咋回事?啥木鞋?我之前来也没遇到过啊。”大叔不是第一次来,今天不同以往的安排让他心生疑惑,便嘟囔了出来。
“这是城长刚刚规定的,进澡堂要换上木鞋。”少年说着就把木拖鞋取了出来,放到大叔面前。
“嘿,这木鞋还挺舒服的。”大叔脱了自己的棉鞋,无师自通地把脚从布条里蹭进去,站起来走了几步。
后面紧随着进来的人早在一旁听得明白,不用少年安排,自己就动手取了木拖鞋穿上,一时间,澡堂里到处都是木拖鞋碰触地面的“嗒嗒”声。
李老光棍是带着他的傻大继子和两个便宜外孙来的,大冬天,在家洗澡烧水是个麻烦事,哪怕他新娶的媳妇愿意烧他也不愿意等,更何况澡堂有现成的热水,且还可以跟其他人边洗便胡吹海聊,颇有一番气氛,所以隔上三四天他就会带着家里几个小子来澡堂洗澡。刚开始傻继子不会自己洗澡,还是他废了好大劲儿给教会了,再就是两个小外孙对着一群人会害羞,死活不愿意脱衣服,不过这难不住他,澡堂里有单人用的半个人腿高的木盆,把两个孩子扒光往里一扔,齐活。
一来二去的就在澡堂洗澡洗上瘾了,现在两个小子一听来澡堂可是比他还高兴,哪有一开始的不情愿和害羞,不过虽然不害羞了,但是他们还是更喜欢呆在木盆里,李老光棍也就随他们了。
刚进去就看到一群人坐在长长的凳子上换鞋,不由地摸摸脑袋,疑惑地问向离自己最近的人,“兄弟,这是做什么呢?”
“澡堂有新规定了!”拿起木鞋在李老光棍面前摇了摇,“就是这个木拖鞋,洗澡前得换上它才行,我刚洗完出来,穿着这木拖鞋洗澡还挺方便的,也不怕水,以前来洗澡的时候,鞋子总是会弄湿,要是能穿回家就更好了,还省了擦脚布。”
李老光棍仔细瞅了下,“你也可以自己做双啊,不就是木板子上穿个洞嘛。”
“嗯,你说的在理,回家我自己琢磨琢磨
。”
李老光棍也带着孩子们换鞋。
“姥爷,鞋太大了,我走不动。”
是他最小的外孙,李老光棍朝他看去,孩子小小的脚站在木拖鞋里,就跟踩在一艘船上似的,小脚使劲往上抬,那艘船也不带动一下的,不由地满脸茫然地看向他。
李老光棍被逗的咧嘴大笑:“哈哈,乖孙子,这木拖鞋太大了你还穿不了,我抱着你进去吧。”
旁边的人自然也注意到了,霎时满堂轰然大笑,也让在澡堂上工的人留意到,第二天澡堂就有了小孩子专用的木拖鞋。
基本上新安城的百姓都用过澡堂的木拖鞋了,除了觉得方便外,并没有人多想。直到几天后被通知去领高跟鞋,他们才知道这高跟鞋原来就是澡堂的木拖鞋。
“哎呀,咱们就是笨,澡堂子洗澡的时候还说这木拖鞋不怕水,可惜不能穿上街。没想到就是要咱们穿着上街的!”
“当时,是谁说的穿上街冻脚的?咱们是被她误导了。”
“对,对,冻脚就穿上鞋呗!咱们被只是这么一搅和,一时没往深处想而已。话说回来,这木拖鞋真挺管用,我走了这么久,鞋子一点都没湿。”
“你没听木厂的人说啊,这不是木拖鞋,叫高跟鞋。我觉得高跟鞋这名字起得好,穿了整个人都高了不少,迈的步子也大了,省力气,就是不怎么好看。”
“好不好看不要紧,以后鞋子不会再弄湿冻脚就行。”
“是啊。”
王土设计的所谓高跟鞋其实就是厚厚的木板子,穿的人是用布条和穿着的棉鞋捆绑固定住,来达到增高鞋底防水的作用,所以非常简陋。
穿着厚重的棉鞋绑着厚实木板走在路上,光想想画面就知道有多难看。不过也不要指望王土会考虑好不好看的问题,对他来说,管用还便宜就是最好的。
好在新安城里爱美的女性是容忍不了这么丑的木高跟鞋的。经过和木工长期的沟通交流之后,贴合脚型的坡跟木鞋就应运而生。
她们聪明的把木鞋底上面两边往里勾出一圈凹槽,鞋帮子直接塞进去,然后把和好的粘稠面糊倒进去,再用形状相反的木块塞得严丝合缝,一双坡跟木头棉鞋就这样做成了。
第64章
因为这种坡跟木鞋不仅防水,还能使人显得身姿袅娜有致,更能弥补一些在身高上有劣势的妇女,所以,坡跟木鞋自诞生以来那是风光无两,立即风靡整个新安城。
又因为木厂的木工工作量繁重,并不会特别为她们进行专门生产,所以新安城的一个新兴职业在这种需求下诞生了--木鞋匠。
作木鞋匠的大都是老人,他们重活干不了,轻松的活计也早已被家中没有其他劳动力的老弱占据,自然就赋闲在家里。不过虽说有子女做工,生活也越来越好,但劳碌了一辈子,陡然闲下来却总不踏实,总想找点事干,于是这个新兴行业就被他们盯上了。
老干头就是其中一个,眼看着女工们下工的时间要到了,赶紧停下手里的活,把做好的木鞋底收拾收拾扔进草席子里。
两手拖着草席子赶到城门口那里,发现已经有人比他早到,正在摆弄摊位,吐出一口冷气道:“今天好像比昨天更冷了啊!”
“是啊,我估摸着今天来摆摊的人要少了,前两天这个时候可是已经好多人了。”
“人少了也好,咱们卖的快,卖完了也早点回家,在暖和的家里呆久了,还真不适应外面的冷了!现在想想真不知道以前冬天是咋熬过来的?”
“所以才有古人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虽说才住进新家没多久,可让我再回到以前住了几十年的家,我肯定适应不了喽。”
“嘿,我记得你们村是最后一个答应合并的,我还以为你们村子生活富裕,不容易动心呢。”
“富裕个啥子吆,我们村比较偏你不了解,就挨着柳树村,整个村子那是就差一口气没饿死了。合并的事俺们也是最后才知道,村长也不知道在担心啥,都没跟我们商量商量,啥事都藏在心里,真是急死个人。不过村长人还是好的,就是办啥事都喜欢一个人瞎琢磨。”
“既然你们村挨着柳树村,那你们村可也有黑石头?柳树村可是靠着黑石头发了啊,本来之前合并都没把柳树村算上的,现在可是为了它连城墙都延长了!而且柳树村的人家家户户都会得到卖黑石头的分成呢!”
“说到黑石头,我也纳闷着呢,我们两个村子虽然挨得不近,但柳树村的黑石头冒出来之后,不止柳树村的地产粮变低了,我们村也一样变低了啊,可我们村确实也没有黑石头,怪事!”
“这都是老天爷的安排,活该柳树村发财呗!”
两人聊着聊着,下工的女工们就由远及近地走来,老干头赶忙大声吆喝起来,推销自己的木鞋底:“这里有新款式,新款式,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有听到动了心的女工便走到他这边,问道:“什么样的新款式?”
老干头从一堆木鞋底的底下抽出一双,递给女工,“瞧瞧,新琢磨出来的,也不知道你们喜不喜欢,所以暂时就这一双。我把木鞋中间木头给掏空了,这鞋底就变得比坡跟木鞋轻便多了,走路一样稳妥!”
女工闻言眼里露出一丝兴趣,拿起来试了试,果然轻了很多,一点沉重感都没有,立马决定买了下来。
摆摊的人少了,老干头果然很快就卖完了,把草席子一卷,就慢腾腾地往回走。
第二天再去摆摊时,摆摊的就多了几家,不过围在他的摊子周围的女工却是格外多。
“就是这样的,我看荷花穿的就是这样的,比坡跟木鞋漂亮多了,显得整个人都轻盈标致。”
“我也觉得好看,咱们就买这样的吧!”
老干头一听,可高兴坏了,本来是因为不小心做坏了,他不舍得废弃,临时想的歪招。做完之后,竟然觉得没比坡跟木鞋差多少,才决定拿出来卖的,没想到这么多人喜欢。
“这种镂空鞋我做的不多,就你们面前这几双了,想买的抓紧嘞!”
“我要买!”“我也要买!”
没几分钟,便被哄抢一空,没买到的人纷纷跟老干头约好,明天再买。
老干头干脆就只做了这种镂空的木鞋,于是他的摊位肉眼看得见的比其他摊位热闹,其他摊位昨天还没注意,今天却是怎么也忽视不了这点异常的。
于是各个摊位都趁着空闲到老干头的摊位转了一圈,之后,这种镂空木鞋就不再是老干头的专属了,生生让老干头郁闷了几天。
王土看着满大街的酷似异世界的高跟鞋的木鞋,心里则是对新安城老百姓的创造能力佩服连连。
还忍不住跟李国槿和韩秀才他们唠叨了一下。没想到韩秀才倒是激动地一拍大腿道:“我就说我们大蜀国的人一点都不笨,李公子,我们完全可以让大蜀国有各个才能的人专门学习异世界的知识啊,异世界技能现先进而又庞大,几个人学不会,我们就让几十人几百人去学习,一年学不会就学几年几十年,我们不求学会异世界的每一个技能,只要是对大蜀国有益的,哪怕只学会万分之一,千分之一都可以啊。”
李国槿听完韩高的话后也是动容,赞同地点点头,道:“韩秀才说得对,异世界技能之发达,实在不是以单薄之力、微弱之时就能掌握使用的。我们需要大量的人才来学习,然后再回到大蜀国教授更多的人。当然,我们不需要非要跟跟异世界完全一模一样,先不说长远,就说现在我们只需要对新安城的发展有利的。”
王土挠挠脑袋瓜,“那现在新安城发展需要什么人才啊?”
李国槿蹙眉想了一会儿,道:“新安城目前大部分粮食物资都是靠你在异世界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大蜀国天灾人祸不断,粮食本就是最缺的。新安城之后发展需要的人口会更多,粮食还是要从异世界买,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用充足的粮食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投奔新安城。但是明年开春后,新安城的耕地必须种上,粮食永远也不要嫌多,只能嫌少。我看这边的粮食产量很高,大哥你可以挑几个种田能手来这边专门跟他们学习,争取提高一下新安城的粮食产量。”
王土则面带犹豫道:“可这样的话,带到这边的人越来越多,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多,会不会有人嘴巴不牢靠给传播出去啊!”
第65章
李国槿自然也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之前他让王土买下人就是为了不走漏一点口风。可是如今韩高提的建议又颇得他的心意,但又牵扯了更多人进来,让此事变得有些棘手,一时之间也没有想好办法。
此时,韩高却大胆地说出了他的想法:“公子,何必太过担心呢!新安城是您的势力,新安城的百姓自然也是您的子民,整个新安城都应是效忠于您的。这些被选来异世界学习的人才以后都会是公子的左膀右臂,新安城的栋梁之材,他们的功名荣辱都是跟公子绑在一起的,能被选上的肯定不是愚人,这点道理他们自然会懂得。至于该怎么向他们说明这个异世界的奇妙存在,我们只要说此地乃公子常常哀大蜀国民生之多艰,因此向上天祈福求安。上天深感公子心之诚,又震撼于镇国大将军保家卫国却惨死之冤屈,终究托梦告诉公子,为公子开启了浩瀚三千世界中的这个技术发达小世界之门,以为大蜀百姓谋利。此种解释正正是公子的受应天命啊。”
韩高话落后,眼中目露期待,李国槿却摇头道:“明明是上天赐给大哥的福气,我怎么可以说成自己的?况且如果说异世界之门是为我所开,怎么我却不能带人进来,而大哥可以呢?此计破绽太多,不行。”
王土在一边也听明白了,对于韩高打算把自己的奇遇安到李国槿身上却没有感到愤怒,从本质而言他就是一个想让家人填饱肚子转变为让更多人填饱肚子的小百姓,他没有雄心大志。
“瑾弟,我很赞同韩秀才的建议,我并不在乎我异世界的奇遇被说成谁的,这样解释的话,我反而松了一口气呢,感觉身上背负的秘密也丢给你了,哈哈!况且这个奇遇的人是你比是我更有说服力啊,我花钱花粮引诱他们来此只能保他们一时感恩,是你的话,相信他们肯定有更长久的效忠之心呐!”
韩秀才对王土露出一个满意的表情,点头道:“王公子都同意了,公子你就不要犹豫了,就是公子您说的破绽也不足一提,这些人又不需要公子您亲自接待,王公子作为您最信任的义兄,自然被您授予了可通异界的本事,由王公子出面自然是最正常的事情,没有人会怀疑。”
李国槿已经意动,对王土表达歉意和感激道:“也罢,如今我势单力薄,还被困于此,本就全力依靠大哥,小瑾,就再厚颜一次,大哥之恩无以为报,只能等事成之后再做报答。”
王土不甚在意地摆摆手道:“这都是小事,不要放在心上。现在我们该谈谈选什么人、怎么选了。”
李国槿也顺着王土的话开始深思起来,片刻后道:“除了一开始说的种粮能手,新安城的读书人可有才学不错的?”
才学不错?
王土皱眉回想半刻,叹了口气,“新安城是大埠村周围几个村子合并起来的,再加上从北方逃难来的灾民,大都是种地的村民。里面识字的人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没有听到过才学名气很大的人。”
李国槿道:“新安城人还是太少了,如果房子够的话,这个冬天就多接收一些人口吧,可以放出话去:无论什么才能,只要通过新安城的考核即可得月银10两。再者,新安城既然有识字的,不如建一座学堂,让新安城的孩子都去进学识字,如果有表现突出的孩子,我们可以再特别培养他们。”
王土接道:“作为宿舍的房子有空着的,即使宿舍没了,也还可以把人安排到以前的各个村子里,过了冬天再加盖房子即可。就是大冬天的,连逃难的都不走动了,也没什么人可接收啊。”
李国槿脑海里回想着从北到南一路躲避追兵时看到的凄凉情景道:“北方没粮,再冷也会逃难,大哥只需要等着便是。”
王土见李国槿胸有成竹,便对此不再多问,转而问起学堂的事,“这学堂老师我倒是有两个人选:一个老秀才,一个年轻书生。你们觉得哪一个更适合?”
李国槿没有回答,而是看向韩高,他觉得韩高在这方面应该比他懂得多。
韩高果然说道:“还是老秀才吧,秀才虽老,但学识一定比书生多,对小辈也更有耐心。”
王土点头道:“那就听你的。”
复又转头看向窗外道:“这里也没见下雪,新安城早就冰天雪地了。山洞的房子早就盖好了,你们就不想去那边看看雪景?”
李国槿闻言,也看向窗外:宽阔平整的柏油路,路上的行人包裹的严严实实,显然冬天已到,路上却依旧干燥,没有一丝雪花。
他想起大蜀国一到冬天就满地雪白,一直到来年开春才逐渐融化。祖父不喜欢冬天,道是冬天行路艰难,冻死饿死的人太多,他一开始不懂,跟在祖父身边多了,便也开始跟着讨厌起冬天来了。
如今看着这场景,却倒是想念起了那一片雪白。
“如今冰雪封路,离新安城最近的官兵也在北屿县窝着,定不回冒着严寒来寻我,况且新安城门关着,谁来了也一清二楚,我就是去呆上几日定也安全得很,韩秀才,你说是不是?”
韩秀才也是久未见母亲媳妇,心里也甚是想念,听到李国槿的话,立刻明白他的意思,很是上道的回答道:“自然是安全,还未曾亲眼看看王公子把新安城建成什么样子呢,我们也可以多住上一段时间,把整个新安城都逛一逛。”
王土也高兴,新安城就跟他一手带大的孩子似的,看着它慢慢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虽说他真正出大力气的是他雇的人,但没有他出钱出粮出物出主意,新安城也不会存在不是?
听到他们要逛新安城,不由地兴奋地介绍道:“新安城如今主城区都是百姓的住房,街道还没来得及建,我不打算跟北屿县城一样用转头铺陈,我打算明年都建成水泥路,虽然不如这里的柏油路…”
李国槿耐心地听着,也适时地提点小一点:“我觉得这边的人行道不错,新安城也可以学学。”
王土也虚心接纳,“不错,为了做好区分,人行道就用水泥砖砌…”
第66章
李天等人回来后得知要去新安城小住一段时间,自然也是兴奋。
因为之后几天不能再教授李金武功,李天便专程再赶到李金住处,告知他一声。
“什么?师傅,你们要回山里住处住一段时间?那我自己一个人怎么练习武功啊?就不能带我去么?”
李天面对自己便宜徒弟的鬼哭哀嚎颇为淡定,颇有威严道:“之前教的武功都学会了?我们不在的这段时间,自己一个人要勤加锻炼,等我们回来,再好好考教你。要是没有进步,就等着苦头吃吧。”
李金见师傅没有让步,知道没有跟着去的希望了,不禁萎靡下来,“唉,师傅啊,深山老林里有啥可呆的?我已经把土子旁边的地买下来了,施工队都找好了,马上就可以开建,等建好之后,师傅你们就住在那里吧。这房子也在山上,还通着水电,不用想都知道比深山老林里啥也没有的房子强啊!”
李天对于自己徒弟不在乎钱的大手笔孝敬,接受的心安理得,倒是对房子的建设速度起了兴趣,“现在都入冬了,还可以盖房子?”
李金对于师傅们因为居住在深山导致的无知状态已经表现得非常佛系,“可以啊,过年之前肯定能完工,您就等着吧。”
“嗯,不可因此耽搁练武就好!我走了。”话落便潇洒地转身而去。
深夜,新安城已是万籁俱寂,人们早已入睡。王土在山上的房子里此时却是一片忙碌热闹,下人们有些在忙着烧水打扫空置许久的屋子,有些则在肖武的带领下严肃地巡视着房子四周。
王土把众人安顿休息之后,又匆匆忙忙返回饭馆,小树一个人在,他可不放心。
第二天再过去时,几人已经早早地起床洗漱完毕。李国槿正坐在书桌后拿笔练字,李天将军几人闲着无事则跑去院子训练下人,却没看见韩秀才的身影。
王土扬了扬手中的饭盒道:“我买了早饭,快点过来吃吧。我不在这里吃饭,下人们也是自己去山下吃,所以这里连做饭的厨娘都没有,等会儿我去招几个厨娘,以后自家单独开火做饭。”
李国槿不置可否,拿起自己写的字给王土看,“我看大哥的宅院大门上连匾额都没有,想必还未起名字,便琢磨了几个,大哥可有喜欢哪个?”
王土把早餐放在桌上,示意李国槿趁热吃,然后拿起李国槿的字一张一张地看起来。
因为他认识的字跟大蜀国的字相比是缺胳膊少腿的,所以只要看着复杂不咋认识的字,通通被放在一边不做考虑。
最后,王土选中了一个感觉特别有福气的名字:「洞天福地」。
“这个名字好,特别应景,这地可不就是洞天福地嘛!”
已经进屋吃饭的李天等人也觉得不错,异口同声地喊好名字。
“那好,我这就让木工师傅做匾额,槿弟你可要亲笔题名!”
“自然!”
李天把嘴里的最后一口包子咽下,对王土道:“王公子,你买的下人手脚功夫虽然不如我们,但护你这个宅院还是可以的。”
王土点头赞同,道:“多谢李天将军费心。既然吃完早饭了,不如让我领着你们逛逛新安城吧?”
“好啊!走吧!”
下山的路上,王土想起还不知道韩秀才去了哪里,便张嘴询问。
李国槿答道:“韩秀才一早就去找他家人了。”
王土这才恍然想起韩秀才的母亲和媳妇都在他的秀坊上工呢,随即问道:“要不要让韩秀才把家人接到「洞天福地」呢?韩秀才家人住在宿舍里,想来见面也不方便。”
王土对于自家宅院的名字非常满意,所以既然已经取了名字,自然是立刻就开始用上了。
李国槿也同意,“可以。让她们帮你管理厨房吧,既有事做又不会累,韩秀才也不会拒绝。”
一行人来到山脚,开始遇到新安城的百姓,他们见到王土后一点也不畏惧,反而大方轻松地跟王土打招呼,“城长,你身边的人都是谁啊?没见过啊。”
“这位就是大主顾家的小公子。”王土靠卖给大主顾绣品发财的事,在新安城那是人尽皆知。新安城的百姓都知道新安城真正赚钱的只有秀坊,其他什么砖厂,纸厂,养鸡场,养猪场,还有大家造的房子都是靠秀坊养起来的,所以哪怕秀坊平时的福利比其他地方好得多,新安城的百姓除了羡慕也不会嫉妒不满。
况且,新安城便宜的大米、布料,肥皂,新奇的皮鞋、手表,还有那水泥、草纸、红砖的手艺都是这个大主顾提供的,新安城的百姓早就对王土嘴里的这个大主顾充满了好奇与好感。
如今听王土说是大主顾家的小公子,自然激动无比,没一会儿,这个消息便在整个新安城里传遍了,所以之后王土他们总能碰到百姓装作路人经过他们,有意无意地往这边瞧。
王土看着面无表情的李国槿,笑道:“他们都没有恶意,纯粹想亲眼看看你而已。”
李国槿依旧面无表情,语气却温和:“我知道。大哥把新安城建的比我想象的还要好,新安城的百姓们也都很敬重你。”
王土心里虽然高兴嘴上却谦虚道:“哪里,离计划的目标还差的远呢。咱们快到城门口了,去看一下新安城守卫训练的成果怎么样了吧?”
“好。”
一行人站在城门口,看着守卫们训练了足足半刻,李天将军刚开始对这些守卫训练有素的样子非常满意,现在却紧皱眉头道:“这些人手里拿的都是棍棒,碰上拿着刀剑的如何敌得过?”
王土闻言尴尬道:“是我太过轻视此事,心里也存着侥幸,觉得新安城短时间内不会遇到什么匪兵。又因为兵器都是受官府控制,私人不能打造,迟迟想不到办法,便去想着以后再说。”
李国槿也开始重视起问题的严重性,“可惜曹叔叔还不能万全掌控北屿县城,打造大量兵器势必会引起他人注意,此路不通。我在网上也查过,异世界对刀具利器也是管控严格。”
王土叹气,“只希望在曹大人掌控北屿县城之前,新安城平安无事。”
李天也是愁眉不展,上了战场却没有兵器,无疑是去送死。
“李金呢?李金有办法么?”
王土瞬时豁然开朗,“对啊,刚刚都没想到他,我觉得可以试试。”
李天此时的心情比较迫切,“我今晚就回去问问他,我的徒弟我了解,他如果说帮不了,那就是真的没办法,如此,我们还得再想其他办法。”
王土点头道:“自然如此。只是没想到李天将军这么短时间内,就如此了解信任李金了,看来你对这个徒弟很满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