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王土 本章:第12章

    韩高听了王土的话若有所思,“确实是个好主意。”

    王土停好自行车,走到李金屋前敲门,结果敲了半响也没人应答。

    “这李金不在屋里跑哪儿去了?”

    “咳咳……”韩高咳了两声,开口道:“我也是才反应过来,李天他们不是在教李金学武么?我们本来就不该跑李金住的地方来找他。”

    “啊!是哦!”王土愣了一下后忍不住扶额,明明他们出来的时候,李天他们都不在,他还傻兮兮地跑到李金的住处来找他。

    “现在不光晚上教,白天都教了,李金应该学了不少吧?不过,他在哪学武功啊?”王土与韩高面面相觑,喃喃自问。

    最后没办法,还是决定道:“我们还是回去吧,他们肯定找了个隐秘的地方,咱们找了也是白找。”

    犯了一顿傻的两个人只能原路返回,韩高回去后,就去上网研究火车了,最后竟还拉着李国槿一块研究。

    王土终于在晚上的时候,见到了李天他们的人,直奔主题道:“你们明天再见到李金的时候,帮我问问这旅游景点什么时候对外开放吧,平时也见不到你们人。”

    第二天晚上,李天带回了回答:“李金说今年是不行的了,过了年才会开放。”

    第59章

    天气日渐寒冷,大埠村的人开始翻出陈年旧袄套在身上。

    因着王土给大家打的可以取暖烧水做饭的炉子,所有人最期盼的就是回家坐在炉子旁热乎乎地吃一顿饭。

    不过这炉子可不像以前一样是免费的,不过也不贵,在他们的承受范围内,烧的黑石头也不是免费的,两个铜板买上一篓子,就能用好几天,对于以前想尽各种办法保暖的他们来说更是划算得很,何况还省了到处找柴火的功夫。

    寒霜初降的这天,大埠村的楼房也全部竣工,各个村子里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在同一天搬了过来。

    因为刘家村离大埠村最近,所以最先到的是刘家村的人。

    王土站在路口迎接他们,挥手招呼他们过来:“刘村长,这边来,你们的房子都安排在这一排。”

    刘村长带着家人进了他看中的一栋楼房后,难得不好意思地说:“哎呀,这一只忙着,没来得及打家具,只能先把家里这些缺胳膊少腿的先带过来用着了,明天我就去木工厂找人做。”

    王土看着刘村长他们家那张有些歪斜的桌子,几只年头久远油黑的凳子,放在新房里,格外显眼,了然地微笑点头,借口还要招呼其他村子的人,便离开了,留下他们一家人慢慢收拾新家。

    一下子这么多人搬过来,王土也是被折腾地不轻,楼房盖好之后,闲下来的人都被撵去盖城墙了,新搬来的人也一样。

    “尽量在下雪之前把城墙建好,对了,城墙还要延伸一段,把柳树村也纳进来,黑石头是重要的资源,必须得确保在我们的保护范围内。”

    新搬进来的各个村长都被王土唤了过来,说起村子合并之后成为新城的事。

    “我是这样打算的,现在把村子改为组,你们都是组长,以后我会经常召集各个组长开会宣布一些规定通知,然后再由各个组长传达给自己的组员。对此,你们有什么异议么?”

    众人摇头,本来决定加入就没想过还会有什么权利,毕竟连村子都没了。

    “没有,就是我们都成了组长,这以后该怎么称呼王村长啊?”

    “你们的村子都没有了,我们大埠村也一样,我们现在是合并成为了新的县城,就跟北屿县城一样。我给咱们县城想了一个名字叫新安城,一座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新城,我自然就是一城之长,大家觉得怎么样?”

    “好名字,没想到我们这些乡下泥腿子竟然也成了城里人了。”

    “对啊,咱们新安城已经比镇上都好了么?”

    “我也以为顶多跟镇上比比,咋突然间变成跟北屿县城一样了呢?”

    看着激动不已尤不可置信的新任组长,王土微微一笑道:“新安城肯定比镇上大多了,虽然咱们还没有完全建成,但新安城的规划完全是比照着县城来的,就说已经建好的,新安城百姓住的楼房比北屿县城大部分百姓的都要好;还有黑石头可取暖,这是北屿县城都没有的;还有秀坊、木厂、纸厂、砖厂等,保证了百姓有工做有钱赚,吃喝不愁,这点也赶得上北屿县城。北屿县城繁华的街道商铺闹市,新安城暂时还没有,不过不着急,慢慢来,我保证北屿县城有的,新安城肯定也有,北屿县城没有的,新安城还要有。”

    新晋成为新安城的一员的老百姓也兴奋了,要不是城长说城墙建好之前不让到处传播,他们早就按耐不住走亲访友,到那些在合并村子之外的地方好好炫耀一番了。

    连在大埠村做了几个月工的灾民们都忍不住人心浮动,他们现在除了住在宿舍的,其他人都是住在随便搭的茅草屋里,确切地来说他们目前还是居无定所的流民,老家回不去,也没有能力在其他地方安家。

    终于有个胆子大的灾民忍不住问王土道:“城长,新安城这么大,地都空得很,不知道城长同不同意让我们这些人来定居。”

    “可以,新安城刚刚建成,正是扩展人口的时候,不过我得先说好,现在新安城百姓住的楼房,你们这些后来的人是没有的,而且你们也不能随意盖房子。现在天冷不好再盖房子,等来年开春,楼房还是会继续盖的,新盖的楼房是卖的,你们也不用担心买不起,到时我们会制定一个方案,保证新来的人都住得上楼房。”

    这个灾民得到了肯定的回复,自然欣喜万分,回去就跟所有人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我们现在也相当于是新安城的人了,反正我们自从来就一直住在这里。”这是从县城来的那批灾民。

    “这个冬天就先在茅草屋里凑合一个冬天呗,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想到明年就能住进楼房,我就心里乐得不行。”

    “还是跟我们似的住宿舍好,我们宿舍炉子从早烧到晚,屋里暖和地都要流汗,而且回去就有热水喝,你们那茅草屋里可不让用炉子,怕不小心就烧起来了。”这是住在宿舍的灾民在炫耀。

    “我们可不是住不进宿舍,我们当初是因为孩子小才选择搭茅草屋住,现在想想,我们干嘛那么讲究,孩子小的人家把孩子凑一个屋,留几个妇人照顾不就好了。”

    “对啊,咱们也住进宿舍去,这天还没彻底冷下来呢,我就天天冻得晚上睡不着,到了冬天,我怕是更受不了了。”

    每天来回镇外和大埠村的灾民也聚到一起商量着搬到新安城,他们当初住在镇子外面是以为镇上富裕能让他们活命,没想到最后让他们活下来的却是一个小村子,不过现在也不再是小村子了,而是成为了一个城。所以他们住在镇外实在是鸡肋,茅草屋本来就不值钱,花上一天时间就能搭好的东西,每次上下工还要多花时间在路上。前段时间还没觉得有什么,直到最近天冷了,他们早早地来到大埠村冻得浑身直哆嗦的时候,县城来的灾民才从被窝里爬出来,还浑身冒着热气,如何不让他们羡慕嫉妒。

    第60章

    得知镇外灾民要搬进宿舍居住的要求后,王土放了他们半天假。又因为小孩子不适合住上下铺,而且也离不了人照顾,他专门把两间宿舍换成宽大低矮的通铺,再在旁边放了一张小床供照顾孩子的妇人睡,至于谁来照顾这些孩子,就看这些有孩子的人家自己怎么分配了。

    镇外,灾民们正忙着收拾家当,已经有人早就收拾妥当陆陆续续手提肩抗地走远了。

    镇外驻守的士兵看到了惊讶地问同伴:“这些灾民这是要走了?”

    同伴不以为意,懒洋洋地说道:“看来是这样,他们最近一段时间不是都在上工么?可能打算搬到离上工的地方近的地吧。走了更好,我们也可以偷偷懒了,再也不用担心灾民们闯进来闹事了。”

    问话的士兵的观察要比同伴仔细,说道:“其实早就不用担心了啊,他们自从上工后,粮食就没缺过,之前中秋还领了大礼呢,看得我都眼馋了。”

    同伴听了也陡然想了起来开始抱怨道:“你说,这什么破世道,咱们中秋过的还不如他们这些灾民,现在每个月的月钱能买到的粮食越来越少了。”

    话停在这儿,小心转动脑袋看了看周围,见没人才鬼鬼祟祟地靠近对方耳边低声道:“告诉你个秘密,我跟镇上米家粮店的小二关系不错,听他说镇上的粮库里面快空了,再等一段时间,粮店都没粮可卖了。”

    “米家粮店的东家不是县城的么?镇上的粮库空了可以从县城里拉粮过来填补啊?”

    同伴一脸嫌弃道:“你傻啊,这说明米家县城的粮库也没粮了。”

    士兵这下彻底慌了,“那怎么办?镇上就米家粮店一家卖粮食的啊,它不卖粮食了,镇上的人岂不是要无粮可买?”

    同伴一脸得意道:“所以,我才跟你说这是个大秘密啊,这个消息一旦泄露出去,镇上的日子就不会太平了。”

    “可是等没有粮食卖的时候,镇上百姓就会知道啊,这不就是早晚的问题么?”

    “早知道和晚知道差别大了去了,米家粮店掌柜和店小二打算卖完粮食就关门投奔县城东家,要是百姓都早知道了的话,能这么容易就让他们走么?他们走了之后,百姓知道了后再怎么闹也不关他们的事了。”

    “那时候就关我们事了啊,你咋还一脸无所谓呢?”

    “嘿嘿,我也不瞒你了,我舅家大哥也在县城当小兵,已经托好关系把我调过去,可能过几天我就要去县城了。”

    “原来如此。”感情人家早就找好退路了,难怪还这么有心情地跟他分享这个秘密,不过,哪怕现在早知道了也没用,他既没有退路能找也没有应对的办法。

    “监吏也要吃饭,到时他肯定会有应对之策。”边说边坚定地点头,似乎这样做更能增加他的信心,不过同伴的存在似乎是来专门打击他的。

    “监吏年纪大了,听说已经在准备启程返回县城安享晚年了,新任监吏还没定好人呢。”

    “也就是说,到时镇上属于无人管理的状态?那我……”

    “到时你和其他兄弟们就别穿这身衣服出来晃荡了,乖乖在家呆着吧,等下一任监吏到了再说。”

    这边在说着悄悄话,那边灾民们在商量搭的茅草屋要不要推倒。

    “推了吧,我们以后要在新安城安家的,肯定不会再回来了,还留着干嘛?”一些人附和。

    “我看还是留着吧,这茅草屋一直没人住的话自己就会塌了,要是过了这个冬天咱们不回来住,就让它自己塌了,要是还回来,稍微弄一下就可以住人。”其他人想想确实如此,便也同意了。

    “都没人住在这里了,会不会有人过来搞破坏,把茅草屋糟蹋烂了?”还有人担心这里空了,就成为无主的房子了,会有闲得无聊的人来捣乱。

    “就咱们这破茅草屋,糟蹋就糟蹋呗,本来就不用瞎操心,咱们又不会再回来。”这是坚定地认为自己会成为新安城一员的人。

    这些茅草屋确实一文不值,灾民们也觉得他们属于没事找事瞎操心,只是毕竟也是住了几个月的地方,是为他们遮风挡雨的家,总感觉这已经是他们家当的一部分,来到此处后的根一样。

    “走啦,不要看了。”

    最终,大家还是毅然回头向前走去迈向新安城。

    果然人多力量大,所有人都在集中建城墙,半个多月后,高大巍峨的城墙就屹立起来。

    王土从北屿县令那里带回了写着新安城三个字的城匾,然后当着所有人的面把它挂在城门之上,宣布新安城正式成立,在场的所有人都正式成为新安城人。

    也许是因为形式搞得太正式太煽情,当王土话音落下的刹那,所有人都红了眼眶,心中升起一股对作为新安城人的自豪和认定。

    “冬天没法子盖房子,闲下来的人从明天起都要到这里集合。我们新安城刚成立,现在最缺的就是守城的兵卫,我希望从你们中间选出最优秀的来做守卫,所以你们集合以后要听县城来的侍卫的令,操练起来,这个冬天你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这个。”王土虽然要选一些人守城,但是还是让闲下来的人都参与训练,当然不只是想从中选择优秀的,他还想让更多的人有战斗能力,以备后患,诺大的新安城可不只是十几个守卫就能保护得了的。

    不过,王土没考虑在砖厂纸厂等上工的人,这些人中间却有对此上心的。

    “城长,虽然我在砖窑上工,可我也想参加啊。”

    “对啊,我也想。”

    王土打眼一看,跳的最欢的都是些年轻人,里面还有刘五,他没想到刘五性子这么跳脱的人竟然也对当守卫这么有兴趣。

    “这样吧,你们中间有谁不想参加训练的,跟他们换一换,不过,你们仔细想好,换好之后就不能反悔了啊。”到时候喊苦喊累都得接着练。

    第61章

    白雪皑皑,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空旷的野外人烟稀少,寂静地让人心悸。

    天还尚早,外头还浅存着夜色,新安城的宿舍里却已经有烛光亮起。

    吵杂的声音开始不断地响起。

    已经穿好衣服的人伸手把还在睡的人少身上的被子掀开,“快起床,迟到了要绕着城墙跑一百圈呢。”

    没了被子,整个人都冻得蜷缩起来,脑子也彻底清醒,牙齿打颤地说道:“哎呀,这天也太冷了,快去看看炉子的火是不是灭了?”

    “没灭,烧得旺着呢,外面下雪了,可大着呢,都能没了脚。”

    “啥?下雪了?我看看。”麻利地起身套上衣服,脚趿着鞋子就匆忙往外冲去。

    “嚇……”推门而出就看到外面地上厚厚地一层雪,零星几个人正佝偻着身子慢腾腾地走着。

    一阵冷气随着微风吹过来,不禁打了个冷颤,赶紧把门关上,又退回到屋里,“地上这么厚的雪,咱们还要去训练啊?”

    “想偷懒?想得美,忘记城长说的了?一切都得听令行事,只要没有下令说让咱们休息,就是你家房子烧起来了,也要准时集合。”说完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还有十五分钟时间,你抓紧洗漱去。”

    匆匆忙忙洗漱完掐着点赶到了集合地点,所有人都排队站好报数之后,又有几个人才急匆匆地跑过来。

    他们现在被城长分为了十个队伍,每个队伍由县城侍卫担任队长和副队长,这几个人刚好都是属于八队。

    八队队长叫住正往队伍里插的几个人,说道:“你们几个,现在开始绕着城墙跑完一百圈才能停下来,不然不准吃饭。”

    “不是一直都是训练结束后才罚跑么?怎么今天一上来就跑啊?”不少人纷纷疑惑地开口问道。

    “以后再迟到的人也都是如此,以往训练结束再罚跑的时候,经常有人会找各种借口拖延时间,根本没跑完一百圈,以至于惩罚力度减弱,再者我们也不想多花时间留在这监督你们跑,所以改成早上跑,不准耍花样,要是没跑完一百圈却说跑完了的,照样没午饭吃。”

    一时间,好多人唉声叹气,他们可是连早饭都没吃,要是不吃午饭,谁受得了,不过他们不能反抗,只能认命地跑起来。

    不过过了一段时间后,哪怕不能吃午饭,有些人也不愿意跑了。没迟到的人当中也不断出现训练不认真,到处找空偷懒的行为。

    十个队的队长相互反应了一下,发现每个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便好奇询问那些人到底是什么原因。

    这些人开始不愿意说,后来把他们聚起来进行集体问话后,他们才七嘴八舌地打开了话头。

    “也就是说,你们的鞋子每天都被雪水浸湿,然后脚生冻疮裂开了口子,疼地动不了是吧?那你们怎么不早说?还要废这么大功夫才撬开你们的嘴。”

    “俺们都是大男人,哪里好意思说自己忍受不了这点小伤。”

    “迟到还不跑圈,训练不认真就好意思了?”

    “嘿嘿,这不一样。”

    “矫情,这脚生冻疮确实是个大问题,我找城长问问,看有没有解决办法。”

    王土因为天冷,最近也有点懒洋洋地,每天都是中午太阳最好、天最暖和的时候来新安城。

    所以在知道训练的人脚生冻疮之后,才觉得自己最近过得□□逸了,都没有注意到新安城冬天的保暖是不是到位了。

    大蜀国的老百姓冬天穿的都是麻布鞋,有条件的里面会絮上棉花,没有条件的就絮上干茅草或者芦苇絮,这种鞋沾上雪化了之后自然会弄湿鞋子。

    动物皮毛做的鞋子倒是防水,不过在大蜀国只有有钱人家才穿得起,懂得动物皮鞣制技术的人很少,且秘方都是握在私人手里,属于世代相传的家宝,从不外传。平时只专为富贵人家做鞋,虽然发不了大财,但也能保证衣食无忧,而且也不会引人眼红。

    不过王土不打算找大蜀国的鞣制师傅帮忙,因为他也买不起。

    再一个方法就是把鞋底纳高,就跟异世界的高跟鞋一样,就是站在下过雨的道路上都不用怕湿了鞋。材质就选轻便的木头,不费几个钱且适合任何人穿,不过有个不好处就是木头质硬,不适合远行,更不利于练兵,所以这个法子也不适用于新安城在训练的人。

    看来还得从异世界买皮鞋,不过买的肯定不是真皮皮鞋,而是仿革皮鞋,真皮皮鞋不论在大蜀国还是在异世界都属于贵的,练兵最是费鞋子了,实在没必要买贵的。

    对了,还有袜子,这么高强度的训练,一天下来脚底出的汗能让鞋子里面发出哐哧哐哧地水响声,汗水捂在鞋子里不仅不容易干,让鞋子失去了保暖的作用,也容易让鞋子开裂。所以袜子是必不可少的,不管出多少汗水,只要每天换洗袜子,保证第二天再穿鞋子的时候依旧清清爽爽地。

    王土在网上看中了一款皮鞋,鞋底大约两厘米厚,刚好包住脚踝的短筒,不是拉链式,而是系鞋带式的,鞋带孔边也没有金属包裹住,看上去简洁大方,他觉得很适合。

    仔细看了看价格,带绒的比不带绒的要贵上20多块钱,想了想还是选择不带绒的比较好,带绒的皮鞋到了初春就开始捂脚了,而不带绒的皮鞋则可以穿到来年春末,冬天的时候加一双鞋垫,穿双厚袜子就完全可以温暖地度过冬天,省下来的二十块钱刚好用来买鞋垫和袜子。

    看到客服在线,王土又打开对话框,询问买的多有什么优惠,对方回复说超过500双可以每双便宜5块钱。

    王土看到回复更加满意了,他要买的可不止500双,再问送不送鞋垫或者袜子,对方回复说不送,虽然有点遗憾,但王土也没执着一步到位,把这款鞋子加入收藏,又开始满网找袜子鞋垫。

    第62章

    袜子自然选的是上面一点印记都没有的纯白色棉袜,鞋垫则是纯驼色的加绒鞋垫。

    都是全网最便宜的货色,买上几百双也花不了五千块钱。

    不过王土还不能立即下单,鞋子和鞋垫这种必须要每个人尺码匹配的,买小了穿不上,买大了不跟脚,所以还得先统计一下每个人的尺码才行。

    第二天,王土拿了十根软尺到了新安城训练的地方。

    把十个队长叫到跟前,拿出软尺教他们怎么分辨到哪个刻度是多少尺码,“每个队都统计一下自己队里每个尺码有多少人,量好了就把数目汇报给我,你们自己的尺码也别忘了加上去,我统计完后再按照尺码去拿鞋,漏了或者报错了到时候可就没鞋穿了啊。”

    十个队长当然不会亲自给自己队员量,要知道队员们一个冬天就一双鞋穿,从来不换洗,整双鞋早就臭烘烘的了,哪怕你每天晚上都洗脚也没用,男人本来就是汗脚,前面已经训练了半天,现在正是脚汗气味正浓的时候,脱了鞋子后,那味能熏死人。

    把人分成十人一组,因为每队只有一根软尺,相互量好后,再才让下一组接着量。

    每个队长都在管理上面很有经验,所以并没有出现骚乱,一切都井然有序,到最后统计好各个尺码人数,也才用了一刻钟。

    望着被无数双脚沾过的软尺,王土没有伸手接回来,“呃,这软尺就随便你们处理吧。”

    王土不要,几个队长就更用不着了,倒是难得有想到家里媳妇可能会需要的把软尺要了过去,也不嫌弃地窝进了怀里。

    拿到尺码的王土回去就下了单,其中大部分人都集中在两个码里,他没按照他们量的码来,而是都买大了一码,毕竟要留出垫鞋垫和穿袜子的空间。

    王土买的多,店家自然也给力,这边下了单那边立马安排发货,他第三天就收到了货,也不耽搁时间,找人把货拉上山,山洞那边的下人再把货搬到新安城城门口,由各个队长进行派发。

    “脚42码的来这边领鞋,那边是41码的,其他码的先等着。”

    鞋都是装在一个□□袋里,所以他们都暂时还看不到是什么样的鞋子。

    两个码数的队伍排好之后,最前头的人也终于领到了鞋子走出队伍,排在后面的人就使劲抻着头望过去,后来干脆把他招过来让大家都一块看看,一时半会儿还轮不到他们,还是先睹为快吧。

    “老范,给我瞧瞧!”说着就伸手把鞋子夺了过去,见老范另一只手上还有其他东西,刚要再伸手的时候,旁边一只手已经顺速地伸过去,顿时老范两手都空了。

    惹得老范哀叫:“喂,你们不要抢我的鞋子啊,你们的鞋子待会儿就拿到了啊,我自己还没仔细摸过呢。”

    不过这时候并没有人理会他,“这鞋子可真好看,好像是皮子的吧?”

    “摸上去软软的,感觉是皮子的,听说皮子鞋不仅暖和还防水是不是?”

    “对,还老贵呢,咱们跟着城长真是跟对了,没想到这富贵人家才穿得起的皮子鞋,我今日也能穿上。”

    “我手上的这个是鞋垫,”拿着鞋垫和袜子的人拎起白生生的一只袜子问道:“那这个白的是什么啊?”

    “不知道啊。”

    异世界的袜子在大蜀国就是足袜,像他们这种种地的村里人是从来不会穿足袜的,只有镇上县城那些讲究的人或者读书人才会穿上足袜,而且大蜀国的足袜都是宽松肥大型的,为了防止足袜滑落,足袜的脚踝处会有两根长长的布条,套上后用两根布条交叉绑起来达到固定的作用,不过效果肯定不如异世界贴合脚型的袜子,估计这也是足袜在大蜀国的山村老百姓中没有普及开来的原因之一,村子里的人要下地干活,怎么会选择穿这种不跟趟的累赘呢,都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老范,快穿上试试合不合脚啊。”众人看了又摸了之后,终于把鞋子还给了眼巴巴地瞧着自己还没摸过的鞋子的老范。

    “嗯,穿着这鞋子走路好舒服,就是大了点,不过大了总比小了好,而且这鞋子即使大了,也一点也不妨碍走路,还是很跟脚。”老范光着脚套上鞋,系好鞋带在地上来回走了两圈后说道。

    众人也纷纷附和:“确实,从你走路的姿势来看,我们没感觉到鞋子大了,而且这鞋子穿在脚上后显得更好看了。”

    等到鞋子、鞋垫、袜子都发完之后,队长也才从下人口中知道该怎么穿,看着一群人光着脚就在试穿新鞋,不得不又给大家科普了一下穿法,众人看着手里的袜子才恍然大悟,明白过来这是什么东西。

    两只手捏着袜子,使劲往两边抻了抻,不由赞叹道:“这袜子是怎么做的?竟然这么有弹性!”

    其他人点头赞同,“你再穿上试试,不管你脚多大,这袜子都能套进去,而且还很合脚。”

    等再次集合起来的时候,只见所有人都已经换上了崭新的皮鞋,一排排整齐地站在那,看上去比以往更有气势。

    “各队员听令,现在你们手上每人都有三双袜子,每天回去之后必须换洗袜子,保持卫生,听明白了么?”

    众人大声回答道:“听明白了。”

    “城长给你们发的鞋子是皮鞋,不怕水,不怕雪,以后你们就穿这双鞋子来训练,鞋子坏了就上报然后换新鞋,不过你们不能为了穿新鞋就故意弄坏鞋子,一旦发现有人是故意弄坏鞋子,就罚挨棍打10棍。”


如果您喜欢,请把《王土穿到现代讨生活的日子》,方便以后阅读王土穿到现代讨生活的日子第12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王土穿到现代讨生活的日子第12章并对王土穿到现代讨生活的日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