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知道,俺认识砖窑那边的人,他们说了,他们的衣服要过一阵子才做好,咱们纸厂的衣服和砖厂的衣服虽然都叫啥工作服,但颜色款式不一样,说是以后看见穿的衣服就知道是做什么的。”
说着话的功夫就到了村口,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做晚饭,一些大老爷们在饭做好之前就喜欢出来聚在村口说说话。
于是就看到了渐渐走近的一行人,仔细一打量,手里好像还拎了不少东西,只是距离有点远,看不大清具体是什么。
等几个人走到眼前了,才看清是去刘家村纸厂上工的几人。其中几个人身上穿着一套新衣服,手里则都拿着又是肉又是布的,竟然还有一壶酒。
这年头王家村里哪有人会浪费钱去吃酒?于是这帮久未闻酒味的大老爷们看到了心里也开始跟个妇人似的泛起了酸。
“吆,你们这是发财了?又是酒又是肉的。”
“是啊,你们在纸厂也就才半个月吧,这就发工钱了?”
“这都已经买了布了,竟还买了新衣穿。”其他人纷纷附和。
几个人被这些含酸夹棒的密集询问下,只能尽量插话解释道:“不是的,明天不就是中秋节了嘛!我们东家发的福利,只要是跟着上工的人人人有份。”
“那咋只有他们几个有新衣穿,你们几个没有呢?”
“我们也有,你看,这是我的,我是想着明天中秋的时候再穿新衣,寓意着好兆头。”这人只能拿出他的衣服展示给他们看。
其他穿着新衣的人也点头道:“对,我们是拿到新衣就稀罕地穿上了,还没稀罕够呢。”
又有人盯上了他们手里的其他东西,“这东家可真大方啊,你们这纸里包着的是什么啊?”
“哦,这一封是糕点,具体是什么糕点,我自己也还没拆开看过呢。这一包就是月饼啦,家里人都喜欢吃肉,所以我选的是肉馅的。”
问话的人听了直咽口水,“这月饼还有肉馅的啊?我都没吃过肉馅的月饼呢。”
接着有人取笑他道:“你恐怕连月饼都没吃过几次吧?”
问话的人被人取笑有点恼羞成怒,直接回怼道:“你倒是年年吃月饼了,可你吃的月饼还不是镇上糕点店里卖的品质最差的那一种,不好吃还硬邦邦地,就你那牙,啃半天都啃不到指甲快儿那么大。我就不一样了,我宁愿多花点钱,也要买店里的五仁月饼,啧啧,那味道可真香。”
这两人怼了起来,其他人则完全不管他们,继续缠着问道:“这酒是什么酒?”
“俺们也不知道啊,这还没尝过呢。”
“现在打开尝尝呗,顺便也让我尝一口。”
“对啊。”见终于有人说出了他们心中的想法,这帮大老爷们顿时兴奋了,边附和边上手拿酒壶。
其他几个人见事不妙,赶紧打个哈哈撒腿就跑了,只留下站在最前面被抓住胳膊的那个人欲哭无泪,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把酒壶盖子拧开,一人一口喝了起来。
“爽,好酒,够劲儿。”
“确实,这酒够辛辣,从脚底板儿爽到头上的那种。”
“喝着不像镇上卖的酒。”
“那肯定是你没喝过卖的好酒。”
“说得好像你喝过似的。”
你一口我一口,边喝还边胡侃着,没一会儿,这酒壶就见了底。众人讪讪地把空酒壶还给那个人,然后脚底抹油溜了。
那个人闷闷不乐地拿着空酒壶回到家里,一家人早就得到了消息,知道酒被喝光了也没多在意,大不了不喝就是,反正还有其他的好东西让他们惦记着呢。
“我还是第一次见肉馅的月饼,我来数数,有十个呢。”
打掉围在一旁的小孩子们伸过来拿月饼的小黑手,呵斥道:“去一边,这月饼我先收起来,明天才能吃。”
又拆开那封糕点,“呀,里面有两盒呢,这一盒是牛轧糖,那一盒是啥糕啊,上面白白的,还有一些红丝绿丝,真好看。”
说完,看着糕点的眼里闪过一丝犹豫,最终还是下定决心,“他爹,明天我打算回娘家一趟,这糕点和月饼我拿一份回去。”
孩子们听了顿时不乐意了,哭闹着不让,最后被无情地镇压下来,“我本来就打算陪你回娘家的,这壶酒本来是留给老丈人的,我知道他最喜欢喝酒了,唉,只是没想到这酒都被喝光了。”
“你有这个心就好,没了就没了,村口那些人差不多都是长辈,咱们不跟他们计较。说起来,当初决定去纸厂做工是对的,要不然这个中秋节去我家都没啥东西可拿。这次把这些拿过去也让我爹娘他们高兴高兴。”
“我也穿上新衣服去,给你长长面子。”
“可别,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娘家那村地上都是黑乎乎地,呆一会儿就能把新衣服给弄脏了。还是穿着你这身脏衣服去吧,不然后天穿着弄黑的新衣服上工才丢人呢。”
“好吧,那这半匹布咱们自己留着?”
“留着给孩子们做新衣,这么好的步给爹娘他们的话实在是糟蹋。”
“当初我就该坚持让你爹娘跟过来才对,你们那村子现在哪里能住人,人都走了七七八八了。”
“住了一辈子了,哪里舍得离开,我们村子也是这几年才这样的,之前可比你们王家村好上许多。”毕竟是自己的老家,心里还是想维护它。
第56章
中秋节这天一大早,王大根和他媳妇就带着孩子去柳树村他丈母娘家。
柳树村离王家村有点远,去一趟要走两个时辰,走到中途孩子们就走不动了,王大根也早已经有经验,让孩子们坐进框篓子里,用担子一前一后挑着他们走。
离柳树村差不多还有十几米的距离时,道路就开始变得脏污,走的越近这脏污也越深。等进了村子,脚底的布鞋也早就变得乌黑了。
走在柳树村里的没有人烟小道上,打量一下两边的房屋,有一些已经因为久久没有人住开始破败了。
没一会儿就走到了丈母娘家,丈母娘家处在村子的中间,两边的邻居家里时不时地传来声响,看来他们都还在。
上前扣门道:“爹,娘,我们回来了。”
屋里正在吃饭的老两口一愣,复又满心欢喜道:“菊花他们回来了,赶紧去开门。”
“吱呀”一声门被打开,菊花她娘心里开心嘴上还是嫌弃道:“这大老远的,还带着孩子,来做什么?”
“今天中秋节,我和孩子他爹肯定要过来看看爹娘。”
“有啥好看的,我们老两口好真呢。”
说话的功夫就已经进了堂屋,王大根把孩子从篓子里抱出来,然后把糕点月饼和猪肉拿出来,放到桌子上。
老两口看了,立刻嫌弃两人乱花钱,“这糕点忒贵,几口就没的东西,做甚这么造败。”
“这是俺上工的地方发的,没花一个子,不用心疼钱。”王大根乐呵呵地解释。
虽说没花钱白送的,老两口还是舍不得吃,拆开之后尝了尝,知道了味,给两个孩子吃了些,剩下的重新包装好,打算再让女儿他们带回去。
不过,王大根他们不要且走的快,老两口到底是没有成功塞给他们,只能留着自家吃。
王大根回到家的时候才发现两个孩子在柳树村的时候不知道跑去哪里玩了,小手里攥着一颗黑石头,连脸上也抹的乌七八糟。
看着两个邋遢鬼,王大根累得很也无心说教,把他们手里的黑石头拿过来,瞅了瞅道:“别说,这黑石头就跟毛笔似的,我明天上工的时候带着,造纸师傅识字,我让他给我在废纸上写几个字带回来,让孩子也学学。”
这个中秋大家都过得不错,再来上工的时候也是干劲十足。
王土也到了刘家村的纸厂,打算安排一下扩大产量的事儿。
到的时候,正看到造纸师傅不知道拿着个什么东西,在纸上划划写写的。
“师傅,这是在做什么?”
“东家来了,没啥,我就是写几个字,是在这上工的一个人讨要的,想拿回家让孩子学呢,我怕他记不住意思,就顺便在下面画幅画,看着就能记起来。”
王土走过去低头看,“这是用什么笔画的?”
“用这个黑石头。”师傅把手心往上翻开,露出手里的黑石头。
王土望着那块黑石头的眼里则瞬间充满了惊喜,这不是煤么?
虽说异世界的饭馆平时炒菜都是用的煤气,但是饭馆还要用炉子做烤饼,这炉子里烧的就是煤块,放进去几块就能烧好久,比柴火更耐烧。
“这黑石头是从哪里找到的?”
“就是向我讨字的王大根,他拿来的。”
“你快把他叫过来,我有话要问他。”
王大根被叫来的时候,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他犯了什么错?
“你就是王大根?这黑石头是你带过来的?”
听到问的是黑石头的事儿,王大根松了一口气,乖乖回答道:“是的,这黑石头是我丈母娘那个村里的,我见这石头能写字,就拿过来向师傅讨几个字给孩子学。”
“这黑石头在你丈母娘村里有很多么?”
“多,我丈母娘村里到处都是这种黑石头,弄得整个村子都黑漆漆地,好多人家都不愿意住在那里,搬走了。”
王土听到整个村子都是黑石头后,心里却是笑开了花,这说明那个村子就是一个大大的煤矿啊,而且还是露天煤矿,挖煤方便啊。
“你先不要上工了,你领我去你丈母娘村子那,我要亲自去看看。”
“哎。”
王大根坐上王土的马车,一起赶往柳树村。
到了柳树村后,王土便开始四处逛了起来,这柳树村确实如王大根所说,到处都是黑石头,整个村子也是黑漆漆地。
“哪里的黑石头是最多的?”这地方也不小,王土又不熟悉,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找到煤矿口。
王大根也不太清楚,“要不,我去问问我老丈人。”
王土点头,说道:“行,我们一起去吧。”
王大根丈母娘听到敲门声来开门,见是昨天刚来过的女婿,“昨天不是来过了么?今天怎么又来了?是出了什么事么?”只是一刹那的功夫,王大根的丈母娘就联想到了不好的事情,脸色顿时凝重起来。
王大根赶紧安慰丈母娘,解释道:“没事,昨天孩子走的时候从这里拿了两块黑石头回去,被我给带到纸厂了,然后被东家看到了,他也跟我一起来了。”说完就走进门内,露出站在后面的王土。
王大根丈母娘看到王土后,赶紧让了让,领他们进了屋。
“爹,这是我做工的东家,咱们村黑石头最多的地方在哪里啊?领我们去看看呗。”
柳树村地势并不平坦,王土跟着爬了一段山坡后,便看到了裸露在外的大量煤矿。
“就是这里了,这黑石头也就出现了没几年,刚开始也没什么大影响,只是后来不知不觉地这些黑石头顺着雨水一点一点地流到了村子里,等我们反应过来的时候,柳树村都成了黑石头村了,没法住人,所以好多人家都搬走了。”
“这些黑石头可是些好东西。”王土望着遍地的煤矿,心里已经在琢磨着怎么使用它们。
“怎么说?我们柳树村与这些黑石头共处好几年了,也没发现它有啥好的。”王大根他老丈人半信半疑道。
第57章
“这些黑石头可充当柴火用,有了它,就再也不用费心到处捡柴看树木了。”
“还有这用处?我拿回去试试。”王大根老丈人弯腰扒拉了一些黑石头,打算回家扔进灶火里看看到底是不是如王土所说。
王土确定了煤矿的位置后,便与王大根返回了纸厂,他没忘记自己今天是要打算再招人的。
“你们回村后,给你们村子的其他人宣扬宣扬,想来上工的就明天来啊。”王土安排好后,就去了砖窑。
刘一是被人叫出来的,见到王土也是很惊喜:“土子咋来了,有啥事么?”
“姐夫,你不用这么拼,大不了再招几个人就是,你看你都瘦了一圈了。”王土见姐夫整个人又黑又瘦,也不由地心疼起来。
刘一道:“知道了。”
王土接着说起正事:“姐夫,你们烧砖需要的木头是不是越来越难找了?”
说起这个刘一也在愁:“是啊,这周围的能砍的树都砍得差不多了,烧的转还越来越多,要是从外面买木头烧,这成本可就蹭蹭地上去了,我算是明白为啥青砖怎么那么贵了,普通的柴火根本不顶用,一下子就没了,只能烧木头,这木头可不是一直有的,这长好的树木你不能随便砍了烧,我现在想想真是心疼当初那些官兵一把火烧光的树木。”
“我这次来就是给你解决这个难题来的,我发现了一种可以烧的石头,就在柳树村,以后烧砖就用它了。”
“哦?石头还可以烧?”刘一听闻竟然有能烧火的石头很是惊奇。
“对啊,姐夫,明天我带人拉几车回来,等你们用了就知道好处了。”
“那行。”
第二天,看来中秋节发的福利的效果很明显,引得来纸厂上工的各个村子的人不少,王土点了十余人出来,跟着他回了大埠村,去拉木车,这些木车是之前运粮食的时候,王土让木工做出来的,本来打算是多买些马来套在马上用,但是现在马还没买,王土打算让人拉着木车去柳树村拉煤,拉煤不是个轻松活,所以每辆车安排两三个人,有前面拉的,也有后面推的,中间再换一下,总之尽量让人歇一会儿。
再到柳树村,找的还是王大根他老丈人,因为昨天来的时候也没有问到柳树村村长,不能贸然地去挖煤。
王大根他老丈人再见到王土倒是很激动,“我昨天回家就试了,没想到这黑石头真的能烧火。”
“是啊,我没有骗你吧。这次我来就是想拉几车黑石头回去烧火用,想要麻烦你带我们去见一下柳树村的村长呢?”王土微笑着向他请求。
“还要见我们村长?到处都是,你们随便去拉不就行了?”王大根他老丈人此时哪怕知道了黑石头能烧火,也不觉得黑石头是多么重要的东西,毕竟在柳树村里满地都是,还被人嫌弃得不行。
“那怎么可以?这黑石头既然是在柳树村,自然是属于你们柳树村的,我们必须要经过你们村子的同意才行,而且我们还要跟村长商量具体价钱呢。”王土可不会趁人之危,在柳树村的人都没意识到黑石头的价值的时候,趁机占便宜。况且他要想以后持续不断地从柳树村拉煤,就必须先给人留个好印象,不然等柳树村人反应过来,再抬高价钱的时候,就没有谈判的余地了。
“啊?这还要给钱买?”王大根老丈人听到王土还要拿钱买,那是一个震惊。再一想,有人愿意出钱买这黑石头,那是柳树村赚了啊,便高兴地领着王土他们去了村长那。
柳树村村长其实也是难得的好村长,不然以他们家的财力应该是最早离开柳树村的人才对,现在柳树村走了七七八八了,他还是念着这个地方不愿意搬走,家里的人一提起这茬来,他就生气,渐渐地也不敢跟他提了。
所以当王土被领着来见他,并告诉他要买黑石头时,柳树村村长激动坏了,他不像王大根老丈人那样想不到那么多,以他的经验来看他知道柳树村要翻身了。
“柳村长,那咱们就说定了,一车黑石头一个铜板,柳树村的人帮我挖黑石头,一天二十个铜板。”一车黑石头一个铜板听上去好像很便宜,其实一车根本装不了多少黑石头,而且如果王土要卖出去的话,这一车可就不是一个铜板了,他要算上人工费和路费等等,到了个人手里这一车最少要七八十个铜板。
而柳树村的黑石头存量巨大,雇佣的人也说好必须是柳树村的,只有在柳树村的人力不够的时候才允许雇佣其他村人,所以这就意味着,柳树村的人一直可以背靠黑石头赚工钱,且工钱还不低。
“说定了,我这就安排人。”柳树村村长想想未来的场景就激动不已,本来以为柳树村会因为黑石头彻底衰败,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现在竟然又因为黑石头赚来了一个光明的希望。
柳树村现在存在的人家不多,年轻的壮劳力就更少了,不过即使年纪上去了,也是干活种地的一把好手,力气还在
。
听到村长说挖黑石头一天能给二十个铜板后,自然愿意,麻利地挖开了。
好在现在王土需要的黑石头的量没有太多,等王土彻底铺开摊子,这些人显然是不够用的。
黑石头拉回去后,就被拉到砖窑使用,效果当然很让人满意,耐烧耐用还不用人频繁地添火,刘一跟王土表示以后就都用黑石头烧砖。
王土把已经做好的木车留给了砖窑,还让木工们抓紧再多造些木车,做好的木车对砖窑需要的黑石头的量来说还是不够用,况且这澡堂子也快要盖好了,王土打算在澡堂子里也要用黑石头烧水。再者,还要留出多余的木车等着将来买了马匹套上用呢。
第58章
一切都在有秩序地顺利进行着,每隔半个月,王土都会带着下人去县城送粮食,城墙和楼房的建设也不用王土操心,澡堂子盖好后,小工们也没有解雇而是都加入到城墙的建设中。
网店的生意就足够让秀坊忙碌,中间因为李金公司的宣传,也有其他公司来跟王土下订单,所以秀坊现在又扩大了不少。连带着本来都没有工作场地,只是在一片空地上做工的木工们都有了专门的木厂。
山上的猪也长了不少膘,小鸡也变成了一半公鸡一半母鸡,母鸡已经开始下蛋了,下的蛋都被做午饭的妇人用来做菜,至于公鸡头,王土则打算等着再长大点,当作小工们的年礼。
因为山洞的房子还没有盖好,所以王土除了每天来大埠村待上一小会儿,其他时间大都在小饭馆里呆着。
王土想起许久未见的李金,打算去瞧瞧他学的怎么样了,也顺便问问这旅游景点开发什么时候才能对外开放,他山上的店面都装修好了,就等着游客来了开门呢。
于是,王土骑着自行车带着韩高奔向了在建的广场住宿地。
对,王土自行车后座上做的就是韩高,他自从来了之后还从没有出去过,一直在饭馆里抄书,说异世界的技术比大蜀国的要好,一定要书带回去让有才能的人学习。
抄书也有累的时候,他又不能找李国槿闲聊,刚好王土最近闲着,王土做什么事他便都跟着,权当放松,也能更好地亲眼看看异世界。
不过韩高到现在都不怎么习惯异世界的衣服,也不习惯为了掩饰他的长发而戴着的帽子,更不习惯咯屁股的自行车后座,所以他在后面就不停地扭动身子,想让自己舒服点。
然后王土就倒霉了,开始还在歪歪扭扭地爬行着,努力维持自行车的平衡,最后直接连人带车一起摔倒在地上。
引得周围路过的人不住地打量他们,等王土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把自行车扶好后就看到韩高因为羞耻而涨红的脸色,不由地好笑道:“嫌丢人啦?谁让你不好好地坐着,非得动来动去,害我摔倒了,我都还没生气呢!这一次可不准再乱动了啊。”
王土拍拍自行车后座,示意韩高再坐上去。
韩高扭扭捏捏地跨腿坐上,嘴里还道:“这自行车虽快,却不舒服,要是我大蜀国有能人做得出来,肯定不会把后座做成这咯人的样子。”
王土听了笑他:“那也得能人出现啊,别看自行车在这边不值钱,好像也没什么难的技术,咱们大蜀国可真要想做还真不一定做得出来。”
韩高闻言有些不高兴,觉得王土小看了大蜀国人的智慧,嘴硬道:“这自行车并不适合大蜀国,这自行车必须要用质地刚硬的材质,而大蜀国的铜铁都珍贵异常,价格昂贵。所以即使做出来也只是会成为达官贵人的玩物,并不能成为便民利民的工具。”
韩高说到这里便停顿了,王土也是沉默不语,异世界有的好东西他当然希望大蜀国也有,但是两边差别太大,并不能把所有东西都一股脑地都拿过去。
不过,一辆公共汽车经过的时候,韩高又开口了,指着公共汽车道:“大蜀国需要的应该是这种车,由国库出资经营,做好之后,每个百姓只要花一点铜钱就可以去很远很远的地方,看遍我大蜀国的大好河山。”
王土一时间也被韩高说的给鼓舞了,大声说道:“对,我们大蜀国也要有这种汽车。“不过,说完之后王土又想到了其他:”不对啊,韩秀才,我觉得网上说的火车才更适合吧,这种汽车开四五个小时就属于疲劳驾驶了,火车可以连续开几天几夜呢。”
来的时间太短还不足够了解异世界的韩高,只能虚心请教:“什么是火车?”
“呃……就是比这种汽车长上很多的一种车。”王土卡壳了,让他这种相当于文盲的人该怎么说清楚火车什么样呢?他也只是在网上见过图片视频而已啊。
最后只能光棍地撂下一句:“算了,我也说不清楚,你回去后自己上网查吧。”
韩高心里记挂着王土口里所说的火车,一路上两人也没有再交流。
自行车一路拐进工地宿舍,王土远远地打量了一眼广场,“这广场建的差不多了啊。”
韩高也搭眼瞧过去,“劳民伤财,面子工程。”
王土对建广场倒是持正面看法,“你不懂,这里的人喜欢爬山看风景,镇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特意招商引资,这广场就是李金他爸出钱建的,没花百姓的钱,还给了百姓补偿呢,连我都拿了十五万。而且,广场就相当于门面,建的越大越漂亮,来旅游的人才越容易找到这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