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五蹭地一下掀开被子爬起来,“大聪说的是真的,原来这个不要脸的这几天不在家是去干这个了,走,让我们好好收拾收拾他。”
几人到的时候,杨四正要办事,被他们逮个正着,立即拳打脚踢,杨四刚开始还不断哀嚎,到了最后渐渐没了声响。
一个手下害怕地停下动作,道:“小队长,人不会死了吧!”
刘五不甚在意道:“怕什么,死了正好,没死我也要亲手送他上路。不打了,把他扔到外面,扔远一点。”
哪怕现在没死,扔在外面过一夜也会冻死。
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村子里坚决不搬的人纷纷过来说答应搬了。
刘五完成了任务,把杨四带回来的女孩子也一起带回了新安城。
还对王土说道:“城长,你说是不是他们知道杨四死了啊,以为杨四是因为不答应搬走才被我给杀了,他们害怕我也会对他们灭口才答应搬的?”
“很有可能。”
“嗬,那这些人会不会对新安城心存恨意,成为隐患啊?”
“杨四又不是他们的亲人,不至于,真要恨,早就跑了,还会跟着你回来?”
大聪不知收集了多少年的钻石,整整装满了两辆马车。
学堂里学习好的几十个孩子被王土借来,仔仔细细地把钻石从大小到数量都详细地记在本子上,最终给大聪的钻石合计出了一个庞大可观的数字。
大聪,新安城以后的首富在此刻已然诞生,那时,即使新安城数三数四的富商都要嫉妒他,因为首富他就是在家躺着每天光利息都比他们赚得多。
第84章
冬去春来,一年又过去了,新安城这个年过得有滋有味,每家每户分到了一只鸡和两斤猪肉,还有孩子最爱的糖块和瓜子。
过完年,天就渐渐暖和起来,雪水开始融化,王土在异世界的饭店和礼品店也开张了,虽然是新开发的旅游景点,但是投资方花了大价钱进行了宣传,所以趁着假期来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饭店里雇了一个厨师和一个前台,前台除了收钱端碗还要到厨房帮忙,两个人都不轻松,为了减轻两个人的工作量,王土便舍弃了单点炒菜的模式,而是选择了食堂模式。
礼品店只雇了一个人,里面卖的是新安城秀坊的刺绣成品,木厂做的各种精巧玩意儿。还挺受游客的喜欢,销售额都超过了开了半年的网店。
这两个店现在都不需要王土操心,他现在操心的是武校。
“这武校怎么招生啊?我在网上挂了帖子,在外面也贴了招生广告,可是连一个询问的人都没有啊。”
王土为了招生真是脑袋都愁大了,李金说过现在愿意学武的孩子少了。
以前学武的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为了学一门养家的本事没有怨言,不仅听话还能吃苦。
但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爱看打打杀杀的人也少了,上个好大学才是出路,而且学武出来的人大部分都不好找工作,即使找到了工资也很低,根本不值学武受的苦。
所以愿意学武的人除非是孩子特别喜爱或者是家里想让孩子接受锻炼,一般这样的孩子家长经济不错,选择武校的时候,也会从那些有知名度的武校里选择。
既没有名气又是新开的武校,就是李金他自己也不会去选择它。
武校装修的时候李金可热情了,连武校名字都帮忙起了,就叫李家派武校。
现在招不到学生了,王土发愁,李金又变成了没事人,天天在王土耳边嚷嚷着让师傅李天回来,说山上的别墅快建好了。
“学生招不到,先招老师呗!不止教武的老师,教文的老师也要招,光学武家长还怕孩子学成文盲呢!记得招名牌大学毕业的,咱们李家派武校可不能把自己的规格给降低了。”
名牌大学毕业的看得上他们这破武校?既偏僻还没学生,一看就不靠谱啊。
没想到招聘信息刚挂出去,就接到了好几个电话,李金一律不拒绝,让人来上岗。
“咱们不需要这么多老师吧?”
“到时候来的不一定有几个呢,况且来了也会走啊。还有,咱们武校只收七岁到十五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就包括了小学和中学,需要的老师光打电话来的都不够。”
王土默默听着,不住地点头,办学校这种事还是本地人更在行啊,心里头也下了一个决定,“李金,我决定让你当李家派武校的校长,你觉得怎么样?”
李金一口水喷出来,“啥?让我当校长?”
“对,你看哈,这个武校从找场地□□书到装修起名都是你一个人在操劳,我就是跟着了解情况的,现在招老师又是你在弄,我啥都不懂,在这也是瞎指挥,所以我决定把大权交给你,这武校要怎么办全都是你说了算。”
李金突然被委以重任,有点不好意思地嘿嘿笑,心里头舒爽面上犹豫道:“那我就勉为其难吧!”
自从李金成为校长之后,对武校比以前还上心,亲自面试来应聘的老师,还向王土申请了专款在电视网络上投放招生广告。
钱花出去了,效果也是有的,现在武校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每个班里都差不多有十来个学生,总共一百多个学生。
招来的老师已经开始给学生们上课了,教武的老师还没到位呢。
王土本来只打算叫李天去武校授课,李金一直念叨着他呢!
李国槿却让李天四人都去,道:“潘壮手下能人无数,教新安城孩子们武功绰绰有余了,他们四人还是去武校吧。官府的通缉令还在,在没有完全把握与之对抗之前,我在新安城始终不方便露面,所以过几天我也会过去,而且我对武校孩子们的所学很感兴趣,很想继续学习。”
韩秀才颔首道:“的确,我也很想再去学习知识,而且我们还要把我们新安城有才能的孩子送过去学习。”
李国槿挑眉道:“可是发现了好苗子?”
韩秀才脸上掩不住的喜悦道:“的确,有三人,两人是跟随潘壮将军来新安城的孩子,还有一人是发现钻石的大聪。此三子聪慧异常,各有所长,要是能够学到异世界的知识,相信他们将来肯定会有一番建树。”
李国槿沉吟道:“三人过去之后须争分夺秒地吸取知识,几年之内不可再回,你去跟他们父母交代好,让他们有心理准备。”
大聪走之前对他爹道:“我都安排好了,城长答应我建好的房子会优先让你们住进去,每个月的月底会派人把银钱和粮食送过来,你们什么都不用担心,好好的过日子,等我回来。”
大聪爹和大聪弟妹不舍的直掉眼泪,最后还是把他送走了。
另一边的两家人也差不多如此,两家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农民,连童生都没出过,如今听韩秀才说自家儿子有大才,自然欣喜异常,所以心里头再不舍也不敢留下儿子,就怕把儿子给耽误了。
三人来到「洞天福地」,换上城长给他们的衣服,然后乖乖地坐在椅子上被剃了头。
李国槿对着三个光头道:“好了,接下来让我跟你们讲一个奇怪的世界……”
王土把三人带到了一年级的班级,三个人的年龄有大有小,老师却对于这所新开的武校把这么大的孩子安排到一年级并不感到好奇,能到武校的孩子有几个是循规蹈矩的寻常孩子?
王土对李金的解释自然是老一套——李家派的孩子,没看到他们三个是和李天他们一起来的么?
第85章
李天四人作为武校的教武教练,被李金隆重地介绍给了学生,着重强调了他们李家派的功夫是真才实学,在武校里学武的学生出了门要以李家派弟子自居,尊师重道,不能给李家派丢人等等。
李金口才好,讲得非常有渲染力,那些学生一个个都听得热血沸腾,仿佛马上就能成为武术高手一样。
李天他们自然也真的是武术高手,只稍微施展了一招点穴,就让这群学生彻底心服口服,天天叫李天他们为师父,自称李家派子弟。
因为李天四人立住了威,李国槿和韩秀才的到来也顺理成章,只是李金却不大高兴了,自己孝敬给师父和门派的别墅空置在山上,没人住啊,师父他们天天住在武校的宿舍里实在是太委屈他们了,于是立马决定再在武校旁边给他们建栋别墅,不过被李天他们拒绝了,表示他们很喜欢山上的别墅,周末放假的那天他们会去住的,李金这才作罢。
武校的学生能够在学校住宿,周末也会跟其他学校一样放假。
自从镇上的饭馆房租到期之后,王土就没再租房子,小树寒假过后上学就没了住的地方。
如今既然自家武校都有了,还管住宿,在自家武校上学不就是最好的方法嘛。
虽然在异世界来说小树还小,不到上小学的年龄,但王土还是决定把他送到武校去上小学,因为每天接送小树上学还是挺麻烦的。
处理好这一切后,新安城的城市建设也要动工了。
新安城目前规划成东西南北四个区,现在只有在东区的位置上盖了楼房,其他区都还空荡荡的。
贯彻全城的主干道有四条,全部都有异世界四个车道的马路那么宽,四个区的区干道打算也设置四条,但会减少到两个车道的宽度。
这些道路将全部都会用水泥铺设,彻底告别泥泞不堪的土路。
楼房自然也要建,而且还是超大规模的建,潘壮将军带来的七八万人,大概需要楼房一万栋,还有这个冬天从镇上、附近农村等搬过来的百姓需要一千多栋。
人口多了,产生的需求也会变多,单单建公厕和澡堂是满足不了越来越庞大的人口的,所以这次盖的楼房加上之前盖好的楼房,都会在楼房一侧建上厕所和浴室,相应的,利于改善新安城卫生条件的下水道和取水用水的自来水也必须挖地铺设。
自来水的水源是之堤坝决堤发洪水的大河,离新安城有段距离的,这个工程更加复杂。
林林总总,总结起来就是新安城需要人,除了守卫,王土一个闲着的人都不想看到,甚至于潘壮带来的将士也被他给派到建设的大队伍中去了,一时半会又打不了仗不是,等这波忙过去,再练兵也不迟。
为了配合新安城的建设,水泥厂和陶瓷厂也应运而生,刚开始水泥厂的产量还无法跟上需求,几个月之后,水泥厂就实现了完全的自给自足,不再需要王土从异世界购买。
当然,王土也没忘记新安城的种田计划,今年天倒是不再干旱了,反倒是雨水充足,再加上给田地里施的粪料营养充分,种的粮食产量比往年提高了一倍。
不过,虽然新安城受到了北屿县令的庇护,但这田税还是要上缴的,新安城产粮高自然缴的税也多,后来北屿县令曹路晏来信说因为南方天灾稍稍缓解,而北方已经饿殍遍野,一片荒芜,所以圣上下旨南方各个府城拿出刚收到粮库的粮食送往北方各地,打算开仓救灾。
因为北屿县令拿出来的粮食多,还使得府城受到了皇帝的嘉奖,他也因此被府城看重,对北屿县城的掌控也越来越顺利。
因此王土开始把新安城的产品如草纸,红砖,黑石头,水泥等销往北屿县城,两地间的火热贸易也吸引了北屿县城和周围的小贩商人来到新安城。
而此时,新安城的所有建设都已经完成有一段时间了,还做到了让每一户都拥有一栋自己的楼房,铁皮屋也早已拆除炼化成兵器,村子里的废屋也都被推倒。
新安城的楼房价格是30两,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买得起,王土便出了一个楼房买卖的方式:先交5两银子的楼房首付,剩下的25两则可以分期付银,可以选择25年或者15年内结清。这样一来,每家每月只需拿出不到一百文左右就可以,新安城每家都有在上工的人,而且基本上每家不止一个人在上工,现在只是拿出工钱里的一部分而已,完全不会影响每家的正常生活,所以这个买房的法子一出来,新安城的人立马响应,没几天的功夫就全部成了有房一族。
至于说新安城百姓手里没有5两银子的是怎么在短短几天内筹集到的?对于新安城的百姓来说,这个不是什么难事,手里银子不够就去跟一块上工的人借啊,借的人也不怕你赖账,白纸黑字写好的借单,你不认他就会拿着借单去上报,到时候你的工资就不会发到你手里了,而是发到对方手里,还会被贴大字报通报全城,所以你要是不想在全城百姓丢脸就得好好的还债。
还可以向新安城借银子,不过这银子是要还利息的,虽然不是很高,但还是很少有人愿意选择它,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向周围人借银子。
当然也肯定有全款买房的,譬如李地主就又花了30两银子买了一栋楼房,要不是新安城规定一个人不可以买第三套楼房,估计李地主还会继续买下去。
当然以李地主的头脑他当然也会想到以媳妇女儿的名义再买楼房,不过这种想法被媳妇和女儿给无情拒绝了而已,李地主的女儿最近正在和城长的表哥大毛谈婚论嫁,这也是李地主内心非常满意且一手促成的婚事。
想当初,李地主经常找大毛来自家帮忙,就是存了撮合大毛和女儿的心思,大毛这个毛头小子没出他所料地上了勾,奈何他女儿一开始根本不正眼搭理大毛,嫌弃大毛是个泥腿子不是个翩翩公子,可把李地主给急坏了,还是多亏了他没放弃,这时间一长,两人终于对上眼了。
两个人日久生情的唯一一个不好处就是自家娇生惯养的女儿竟然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自己出去找了一份纸厂的叫什么人事的工上,还说他这个爹生活铺张浪费,如今买房又被女儿以这个说法给拒绝了,连他媳妇都被说服了,唉,也罢,不买就不买吧。
“说道买楼房,大毛他买了楼房么?爹就你一个女儿,可不会同意你嫁过去跟那么大一家子人挤在一栋楼房里过日子。”
“大毛买了,他之前存够了钱付首付,都没让家里人帮他!大毛还说他家二叔也买了房搬出去了,让我嫁过去后偶尔和他回家住几天孝敬下老人,其他时间我们就住在我们家里。”
李地主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对自家女儿现在还没嫁过去就把大毛家当自己家的说法当做没听见,大毛可是城长的表哥,这亲成了之后他也算是城长的亲戚了,瞧瞧跟他差不多时间来新安城的朱家郑家等等的大商户,他以前在他们面前可是屁也不是,将来的话,嘿嘿,他这地位可是不一般了。
第86章
赵顺就是从北屿县城到新安城开拓生意的第一批人,赵顺爹是县城赵家戏班子的班头,如今大家日子都不好过,请戏班子唱戏的人越来越少,而县城的戏班子有四五家,可谓是竞争激烈。
所以随着这个新冒出来的新安城在北屿县城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赵顺爹便对传说中很富裕的新安城上了心,但又怕去了会落得一身空不说,还会丢了赵家戏班子在北屿县城好不容易站稳了的位子,就让儿子赵顺带上戏班子里的几个人先过来打头阵,要是赵顺能在新安城闯出头,赵家戏班子就跟着过来,要是失败了,赵家戏班子就继续在北屿县城求口饭吃。
赵顺先是看到了红色的城墙,这个他知道,现在北屿县城也有了这种红色的砖,城门后的守卫知道他来新安城的目的后,递给他一张纸,道:“所有新安城的客栈地址都在上面,每家客栈的客房价格也都有标注,你可以好好比较一下。”
“啊,多谢守卫大人!”
赵顺偶尔也会跟随赵家戏班子去往其他县城唱戏,这还是第一次碰见把所有客栈地址价格全部写在一张纸上的,而且还是由看守城门的守卫交给他。
进了城门后,映入眼前的是一个超级宽阔平整的空地,地面是由水泥和石板铺就,两边还有两条用大小相差不大的光滑的鹅卵石铺成的有两只脚那么宽的小路,空地中间有一个大的圆坛,上面种满了漂亮的花草,花草围绕的圆坛里面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石碑上面刻着“新安城广场”五个大字,原来这块宽阔的空地是广场。
广场两边都是间隙均匀的郁郁葱葱的大树,大树底下安放了数张木头长椅,有人坐在长椅上面聊天,也有人单纯在发呆。
“我们也去长椅那边坐下吧!顺便看看哪家客栈实惠。”赵顺他们没有雇马车,而是背着行李一路走来的,走到现在也有点累了,见到新安城长椅可以供人随便做,也特别好奇地想尝试一下。
赵顺一行人找了个无人做的长椅坐下,看着广场上人来人往无忧无虑的,自己的内心仿佛也跟着平静下来,有点体会到了坐在这儿闲坐的乐趣。
赵顺拿起那张纸看了起来,离广场最近的一家客栈客房价格最低要30文,最便宜的一家客栈远离广场,在新安城的最偏的西南角,一间客房只要10文。
赵顺询问其他人的意见,结果大家一直要求住最便宜的客栈,不怕路远,大不了多走点路呗,省钱才是最重要的。
几人坐着休息了一柱香的时间后,开始朝着选定的客栈出发。
走出广场后就是一条能走四辆马车的的宽阔马路,同样是水泥路面,平整笔直的延伸到远处。
新安城的水泥最近也卖到了北屿县城,不过除了县衙前面短短的几米水泥路之外,北屿县城并没有再用来修路或者建造房屋,而是用于加固堤坝了,所以他们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完整亮眼的水泥路。
水泥路两边是各种店铺,其中那一家离广场最近的客栈就在其中,店铺后面是一栋栋漂亮的红砖楼房,听说新安城的百姓住的房子都是这种。
正看得出神,耳边突然听到一声呼喊,众人转头看过去,发现是一个赶着马车的老汉,马的屁股后面还系着个奇怪的袋子。
“你们要不要坐马车?便宜嘞,5文一趟!”
他们总共八个人,还带着一堆行李,5文钱确实挺便宜的,赵顺稍微想了想,便决定坐马车。
赵顺坐在马车上,并没有感觉到往常坐马车时的颠簸,反而如履平地,心里对这水泥路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嘴里跟赶马车的老大爷唠起了嗑,“大爷,你这马屁股后面怎么罩了个带子?”
“嘿,你们这些新来的人不懂了吧,你到处瞅瞅,咱新安城是不是很干净没有一点垃圾?新安城有规定,不得随地乱扔垃圾,这马大便也不行,还专门给我们发了这种纸袋子罩在马身上,这马大便就便在袋子里,不会弄脏马路,而且这纸袋子可不能随便乱扔,是要专门扔在马市的粪池的!”
赵顺点头同意,他这一路走来,发现新安城干净得好似一尘不染似的,让人看一眼就喜欢的不行。
老汉又问道:“你们来咱新安城是要干啥呢?”
“我们是北屿县城的一个戏班子,听说新安城百姓富裕,所以想在新安城谋个出路!”
“唱戏的?好事啊,咱新安城现在还没有一个唱戏的呢,你们要是唱戏,老头子我保证第一个去听。要不是在家无聊也没地方消遣,我就不会来赶马车了!”
“原来大爷赶马车只是为了打发时间,并不是为了生计啊!”
“是啊,这马车是属于新安城的,不论距离长短拉一趟的价格都是固定的,并不挣钱,完全是为了新安城百平时出行方便才办的马市。谁想赶车就去报个名,培训三天就可以上工了,就是工钱比较低,才一百文,不过这活轻松,钱少点也有人愿意干,也有像我这种来打发时间的。”
赵顺听得一愣一愣的,这新安城已经富裕到普通百姓赚钱都是用来打发时间的了!
“你们打算在哪里开戏啊?”
“我们初来乍到,还没想好呢,现在正要去找客栈落脚。”
“那我给你们个建议,你要是打算在外面搭台子唱戏,你就选城门口广场那里,广场人多,也不用怕没人知道你戏开了。你要是想在楼里唱戏,你就去租个铺子,新安城的铺子可不是私人的,都是属于新安城的,租金不会太贵,也不用担心会被骗。”
赵顺对租下铺子搭建自己的戏台有些意动,在外面搭台子唱戏那是草班子的做法,他们赵家戏班子闯荡了几十年也算有点名气,并不打算自降身价,“那租金几何?要去哪里求租呢?”
“租金要看铺子的大小和位置了,具体的你就去马路转角的第一家问,那里就是专门管铺子出租事宜的。”
谈话间,马车就在一间客栈门前停下,“吁~你们要到的客栈就是这家了!”
赵顺下了马车,对着老汉道:“多谢大爷!大爷可否留下住处,等我们开戏的时候把请帖送去!”
老汉闻言留下自家住处,愉快地赶着马车离开。
第87章
赵顺定了两间客房,男女各一间,客房里有两张床,挤一挤还是能睡下去的。
放下行李,给他们带路的小二又领着他们去如厕和洗浴的地方,“你们是外地来的,所以肯定不会用我们的厕所和浴室,我来教教你们,厕所这里有根绳子,你拉它就会有水冲洗厕所啦,这样可以保持厕所的洁净。还有浴室的热水是一直有的,我们客栈有自己的锅炉天天烧着呢,你们想洗澡就把这个开关往右拧,接着头顶就会有热水撒下来了,洗完再关上。这外面是自来水,也是一样的开关往右就会出水,你们想用水可以直接从这里取。”
赵顺一行人可算是开了眼界,这平时需要一桶一桶打的水竟然可以被如此操控自如,只需要抬手一开一关。
小二交代清楚就忙去了,赵顺一行人则跃跃欲试,都想体验一下浴室,他们平时洗澡可没这么方便,要打水烧开再灌进浴桶,洗完后还要再把浴桶的水倒掉,这一串流程下来,一个时辰都不够用,所以哪怕在县城一般百姓家里隔上十天半个月洗一次澡都算勤快的。
最终还是赵顺先洗,拿上几件换洗衣服,穿上客栈里提供的木拖鞋,走进浴室把门关上,拧开开关,热水立马哗啦啦的流下来,水有点烫,赵顺赶紧又往左拧回去一点,这次水温刚刚好,小二说的水温度可以调节是真的。
浴室墙边有个木架子,上面放着一块姨皂,姨皂在北屿县城一小块就要卖好几两银子,可客栈这里是免费提供给客人使用的。
赵顺洗了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对这家客栈简直满意的不得了,还对自己付的房钱值不值得这样的享受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总感觉客栈在赔钱啊!
洗了热水澡后一觉醒来,各个精神抖擞,昨天的满身疲惫好似也一并被洗去了。
赵顺一行人心情很好地下楼吃早饭,“小二,你们都有什么早饭?”
“我们客栈不提供卖饮食服务,客官得去外面卖早饭的店铺买了!”
看赵顺一行人满脸惊讶,解释道:“术业有专攻啊,新安城有规定客栈里不能卖食物的,只有专门经营饮食的店铺才行,这都是为了保障卫生安全。”
看来新安城有很多外人不知的规定,他们既然打算要在新安城唱戏,还是要弄清楚他们需要遵守什么规定比较好。
外面卖早饭的店铺都围了很多人,桌子都坐不下了,很多人都是在外面站着吃,吃完早饭后,有些人继续赶路,有些人则走到不远处立着的一块木牌处,木牌处已经站了好些人,大家都很有秩序的排成一个长队,过了一会儿就有马车赶到了那里,排在长队前面的人按顺序依次爬上马车,马车等人满了之后离开,没多久,下一辆马车又来到木牌处,如此不断地把人接走。
赵顺问了路人才知道这些人是去上工的,马车都是因为上工地离家远而交了钱领了马车卡的人才能上的,家里近的就不需要了,走着去就来得及。
他们要是想坐马车得去对面的木牌处,那里停着的马车可以供其他百姓出钱坐。
赵顺走到对面,问了价格和昨天大爷说的一样是5文钱。
这种全城统一价,童叟无欺的感觉让他很放心很喜欢。
坐着马车来到大爷说的地方,只见门牌上写着“新安城店铺管理处”,就是这里了。
刚走进去,一个年轻男子便从坐着的凳子上站起来,笑着对他说道:“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忙么?”
赵顺有点受宠若惊道:“是,我想问一下店铺具体是该怎么租?”
年轻男子依旧保持微笑道:“好的,您租店铺是用来做什么呢?”
“唱戏的。”
“哦,那我觉得您需要租那种空间比较大的店铺,这种店铺一般是二两银子的月租,租期一年,押一付一,押金是一个月的租金,退租时再退押金。也就是说您只需要先付四两银子就可以租下店铺,以后租金每月交一次。”
赵顺来的时候他爹给了他20两银子,四两银子他当然拿的出来,这比他预想的租金要少多了。
赵顺先随着年轻男子看了店铺,果然很大,只是店铺不能住人,他们还需要另外租房子住。
年轻男子又领他看了新安城对外出租的宿舍,一个房间能住十个人,租金也便宜,只需要50文,不过因为他们男女都有,需要两间宿舍。
赵顺交了银子,签了一堆契约才终于办好了手续,拿到了店铺和宿舍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