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雅南将生意那本经用易懂的话道出:“我想在竹筒上刻一个花体的‘乔’字或者一朵桂花。”
铺上纸,拿毛笔蘸了墨,乔雅南凝神一挥而就,一个繁体的‘乔’字跃然纸上,说不出的好看。
周嬷嬷走近看了看,轻轻点头,不怪姑娘的母亲只这书法一道上不说她什么,确实是一笔好字。
其实乔雅南才附身的时候写不了这么好,那时有些本能还不属于她,后来她用心练习,再加上时间长了后,大概身体和灵魂渐渐融合好了,那些肢体上的本能才渐渐属于她。
放下笔,她把纸转向二叔那边:“独门生意少,尤其是吃食一道,以后仿做的不会少,我们没有理由不让人做,只能在其他方面做些事,比如在竹筒上刻字。以后无论有多少人做这生意,只要看到这竹筒就知道这是在我乔家买的,时间长了后,慢慢的让他们养成只有在我们乔家作坊买的吃食才最正宗的观念,无论是为了面子还是什么,在不差钱的情况下,他们一定会买我们家的。”
乔二叔听懂了,并且还有了担忧:“要是东西差不多,有的人家还更便宜些,那岂不是都要跑别人家去买了?”
“没有什么买卖能吃独食。”乔雅南笑:“我们要做的就是抢先一步让大家习惯我们作坊的口味,吃别人家的就总觉得味道不对,再用竹筒这样的方式加深大家对乔氏作坊的印象,时间长了,乔氏就被人记住了,能被记住就赢了。”
乔二叔听得连连点头:“这个好,这个好!要说手上功夫最好的肯定是良叔,其次是昌松,毕竟也学了那么多年。除了他们父子外我记得族里还有两个老人手底下也有点功夫,只是没到能用来吃饭的地步,刻一刻字应该难不倒他们,不过这个事想让作坊的人短时间学好怕是做不到,手上功夫都得磨。”
“请他们来作坊做事,这样就解决了前期作坊里没人会刻字的问题,再从这九个人里找两个手巧的跟着学,以老带新,只练一个字或者一朵花应该也不用太久,后期可以依需求适量加人。”
周嬷嬷端起茶送到姑娘手中,乔雅南抬头对她笑笑,接过来喝了半碗。
乔二叔想了想这样行事的可能:“若是他们想带自家子侄进作坊……”
“那就都不要来了,我去外边请几个人来也不是难事。”乔雅南轻轻放下碗,回得毫无余地:“若是一开始我就要受要挟方能办成事,以后只会事事办不成。”
周嬷嬷看姑娘一眼,很是喜欢她这果敢的脾性,优柔寡断的成不了气候。
乔二叔点点头,确定了大丫头的态度,他也就知道以后要用什么态度来处理类似的事了。
“若是他们愿意来,是算作坊的人以后都为作坊做事,还是说请来带学徒?”
“算作坊的人,让他们放心,不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每个竹筒上都刻字的话,以后怕是还会要添人手。”全手工的雕刻,说不定这竹筒都能当个简易的摆设了,乔雅南见过人雕刻,熟手画一朵花非常快,要是太麻烦她不会打这个主意。
“你这么说我心里就有底了。”乔二叔起身:“我这就去和他们说。”
目送二叔离开,乔雅南拿起炭笔在纸上描了朵桂花,和‘乔’字比了比,她回头问:“婆婆,以您的眼光来看是刻字好还是雕花好?”
周嬷嬷比了比:“‘乔’是你们这个家族,具有代表性,但是桂花具有观赏性,各有长处。”
乔雅南也这么觉得,稍作思量,她重新铺开一张麻纸,想了想,她将麻纸放回去,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宣纸来,这是修成认义父那会何叔给他的礼物,他放了一半在自已书桌上。
拿粗一些的毛笔写了个花体‘乔’字,然后换成小一些的毛笔在‘乔’字的右上角画了一小朵桂花。‘乔’字本就是上窄下宽,画上这朵桂花后完全不会显得突兀。
“婆婆,这样呢?”
“极好,姑娘蕙质兰心。”
乔雅南笑眯眯的点头,她也觉得自已挺不错:“竹筒是绿色,雕刻出来远比用笔墨画出来的好看,只是不知道会不会太费劲,若是费劲就不行,会供应不上。”
周嬷嬷默默点头。
一直默默听着并理解的二婶娘吴翠想到了些别的:“到时梅家的人去贩卖,难道还给他们竹筒?”
“他们若是沿村叫卖基本用不上这东西,想买的人拿个碗来就是。若是去集市售卖,我们上次试过,基本都是少量的买,用油纸就够用了,当然,我希望他们用竹筒,不过前期不可能,他们暂时不会在这上面投钱,我也不想白给他们,后面再看吧。”
吴翠离开窍好像还差着临门一脚,好像听懂了,好像又没有。
乔雅南解释道:“若他们都用这个竹筒装,乔氏作坊就会被更多人记住。”
联系到之前大丫头说的话,吴翠懂了。
第三百零三章
边做边像
乔修成突然出现在门口:“姐姐,宋队长来了。”
来得好呀!乔雅南起身出屋相迎。
宋只看到她就打趣:“你这新宅子还没住上几日,眼看着就要变成作坊了。”
“权宜之计。”乔雅南将人往书房引:“乱糟糟的,宋队长屋里请。”
周嬷嬷在书房一角置了茶水柜,客人刚一落座茶水也到了手边,当然,用的是橱柜里原有的茶叶,给姑娘泡的却茶香扑鼻。
乔雅南没多想,喝了一口烫烫的茶水暖身体,之后捧在手心暖手,抬头笑道:“宋队长是带着好消息来的吗?”
“大人布置的任务,不是好消息我也不敢出现在姑娘面前。”宋只放下茶碗:“我相看了不少铺面,最后看中两个,一个在旺水街,铺面分前后两屋,后边可以住人守店。另一个在刘记豆腐那条街,比不得旺水街的铺面门头正,但价钱便宜些,客源也不错。两个铺面各有优势,看姑娘怎么选。”
“宋队长有心了,便是我自已去找也不一定能想到选这么两个地方的来做对比。”乔雅南起身福了一福:“多谢。”
宋队长心里舒坦,站起来忙虚扶道:“姑娘有心气,办事又有章程,我帮着跑一跑腿也觉得有劲。”
两人互相谦让着坐下,乔雅南说回正事:“我这虽然是个小买卖,但我也想做得客气些。听宋队长所说,旺水街这个铺面倒是挺合我心意。”
宋只提醒她:“租金是另一个铺子的双倍。”
“若是合我心意,咬咬牙也就承受下来了。”乔雅南笑:“而且是宋队长帮我找来的,那人定然也不敢欺我是个姑娘家要高价。”
“这点我可以做保。”
“信得过宋队长。这样,今天已经来不及了,明天我去趟县里,到时麻烦宋队长带我走一趟。”
“行,回去我就找他说。”宋只起身:“时间不早,我需得在城门关闭前回去,就不久留了。”
“劳烦宋队长辛苦。”乔雅南正要将人叫住稍等,就见周嬷嬷提着一个篮子候在书房外,她感激的看一眼,接过篮子打开盖子看了一眼,是四个竹筒,她快步追上去把篮子双手奉上。
宋只不那么坚决的推拒一番收下,颇不好意思的道:“我儿子吃了你做的东西后闹我几天了,非要去买,你这铺子都还没开起来,我上哪给他买去,现在好了,总算能交差了。”
“为了能让宋小公子吃上辣条,我也要赶紧把铺子开起来。”
“那就提前祝姑娘的作坊能生意盈门了。”
“借宋队长吉言。”
目送宋只骑马离开,乔雅南揉着腮帮子回转,看着院子一侧堆着的竹子才知道宋只怎么会说出那样的话了,完全是有感而发啊!
从箩筐里拿起一个竹筒,乔雅南去扯盖子,虽然没用什么力气,但是完全纹丝不动。她用力往上拔,才将那盖子打开了。开口处有些毛躁,最重要的是太紧了,她都这么费力,孩子们怎么打得开。
这一箩筐正是乔昌准做的,看大丫头那样就知道肯定让她不满意了,他放下手里的菜刀站起来等着。
乔雅南却被那把菜刀吸引住了视线,所以,这东西是用菜刀做出来的?让人做事却连趁手的工具都不给,她这错误犯的可太低级了。
“是太紧了吗?”看她迟迟不说话,乔昌准问。
“是紧了。”乔雅南回神:“不过不是准叔你的错,是我没把工具准备好。大家今日先去砍竹子回来,先不急着做。”
乔昌准顺着她的视线看向自已从家里拿来的菜刀,知道了她说的工具是什么。
其他人也纷纷停下动作,菜刀做这个确实费劲。
进了屋,见婆婆还在书房门口,她忙拉着她进屋,道:“婆婆什么事都想我前头了,这样我轻松好多。”
“习惯了多想一些。”
“我也觉得自已已经想很多了,可事儿到了眼前才发现这也差着,那也没备齐。”乔雅南叹气:“虽说万事开头难,真落到自已身上才知道有多难。”
“事情就是边做边想的,每个人都是这般,不然年长者怎么会更有经验和阅历。”
“对,没错!就是这样!我会犯错就是因为年纪小!”乔雅南非常不要脸的把灵魂年龄二十四这事抛之脑后,把自已哄得笑逐颜开:“明天我要去县里,正好把这事儿解决了,婆婆你去不去?”
周嬷嬷摇摇头:“我给姑娘守着家。”
乔雅南也就不劝,仔细思量还要添置些什么,用羽毛笔一一记下,这笔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能蓄墨,用来记点什么事简直太好用了。
很快,乔二叔带来了好消息,不止那两个在闲着的老人同意来,就连良叔爷和松叔都没有二话,答应只要没有活计都会过来帮忙。
乔雅南赶紧将自已设计的那个花样写了描了四个,让二叔带过去让他们先练练手。
做完这些,她又去试吃。妇人都是巧手,一天下来已经完全掌握了方法,手上动作越来越熟练,味道也和她做的没区别了。
让大家歇一歇再做,乔雅南让蹲在门外,拿着根竹枝在地上练字的山子去把里长叫来。
梅序早等得嘴里冒泡了,终于得着信,前脚打后脚的就过来了。
“今日是第一天,上午做的味道不一,就不卖了,下午做的已经和我做的味道一样,可以往外卖了。”乔雅南将书桌上的几个碗往里长面前推了推:“就是这五种,您先试试味道。”
梅序每样都试了试,在最硬的那个碗里多戳了两个。
乔雅南笑,喜欢这个硬豆干的人还挺多的。
“大……小乔,你别和我说那些虚的,直接说价钱吧。”
“我要做长久买卖,肯定不会贵您。辣条出货价是十七文一斤,这三种豆干都是十六文一斤,最硬的这个豆干二十文一斤。”
梅序瞪大眼:“这么贵?”
乔雅南笑:“里长知道我在集市怎么卖的吗?我按两卖,像这个辣条,一个铜板卖三根,豆干则是按份卖,一份二两,卖三文钱,您喜欢的那个最硬的豆干一两卖两个钱,您算算,按这个价卖一斤能挣多少?”
梅序算了算,着实有赚头,还不小!
第三百零四章
一起发财
做为桂花里除了乔家几老外最了解这桩买卖的人,梅序现在纠结的完全不是要不要做这买卖,这买卖是绝对要做的,只是他们的困难也很现实。
“大丫头……”
乔雅南摇手打断:“里长,我现在叫小乔。”
“叫惯了,一时没改得了。”梅序笑:“行,小乔,你回来也这些日子,大家什么情况你肯定很清楚了,让大家拿这钱出来恐怕有难度。”
这问题在乔雅南预料之中,她也早有应对之策:“里长的意思我明白,但是买卖就是买卖,有些事要是开了坏头,后面想掰回来就难了。我这里另有个办法,您听听看可不可行。”
听了前言本要叹气的梅序立刻把那口气咽回去:“你说。”
“第一次入货的钱我借给他们。”
周嬷嬷看她一眼,暗暗点头,借钱是一回事,赊账是另一回事,借的钱必须还,赊的账却有可能成坏账,自是前者更好。
“不能用别的方法?”
乔雅南笑了一声:“请里长体谅我的不易,若不能在一开始就把那些空子堵上,以后作坊会出大问题,您也不想我这作坊开不了几天就关门吧?”
梅序轻咳一声别开头去,没错,他一开始就是打的先赊账,等卖完了再还的主意,在他看来这法子挺好,又不是不还,可从作坊来说确实是开了个坏头,以后若个个都如此,作坊要担的风险就太大了。
“行,我和他们说。”梅序喝了口茶,紧接着又道:“价钱没得谈了吗?”
“以后除非食材涨价,不然都会是这个价,不会因为你们卖得好就涨价。”乔雅南安抚:“里长,做买卖最需要的是稳定,我这里稳定了你们才能踏实,要是能将这买卖做开了,没有后顾之忧的稳稳挣钱对你们来说才是最有利的。”
梅序不得不承认她说得有道理,转而他又想到了别的:“那些竹罐子怎么说?总不能再单独卖给我们。”
“那些你们暂时还用不上,用油纸包就可以了,沿村叫卖的直接拿碗来装就是,就跟那卖豆腐的一样。当然,以后肯定用得上,但是到了那时,你们也不会在意这几个钱了。”
乔雅南把话说得很漂亮,虽然这也是事实,但更重要的是她现在供应不上,店铺一开,竹筒得先送那里用。
梅序还在思考,价钱是高了点,但是若真能以大丫头说的那个价卖出去,这赚头实在是吸引人。
不管了,先干!
“我这就回去和大家说清楚。”
乔雅南出了个主意:“这买卖既然说了是乔家产,村里其他人卖,那最好就是让大家都知道这些事,能不能劳烦您敲锣把大家都叫上,把这些事儿一次和大家说清楚,也免了他们来我这打听。”
“也好,一次说清更好。”梅序起身:“知道你愿意借钱给大家做本钱,怕是会有不少人愿意试试。”
“借钱嘛,打借条按手印,以后还我就是。”乔雅南笑了笑:“都一个村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想来也不会有人欺我一个姑娘家。”
梅序失笑,这丫头,别人想到的她早想到了。
“行,我会和大家说清楚些。”
没多会果然听着敲锣声,乔雅南让作坊的人安心做事,不必理会。
乔修成把山子叫进屋说了几句,山子飞也似的跑出去,一会后又飞跑回来告知兄弟。
听着和姐姐的安排差不多,担心姐姐吃亏的乔修成就安下心来温书,并将山子拎身边给他纸笔写字。
乔雅南放下笔:“婶娘,去叫二叔和卫兰婶子带着册子进来。”
二婶娘快步出去,两人应声而来。
“二叔,支出了多少货?”
乔昌盛打开册子递给她看:“各二十斤。”
五个品种就是一百斤了,乔雅南看向卫兰婶子:“全做出来了吗?”
“没有,还剩了四十斤的样子。”卫兰很有些不好意思的道:“上午那些你说不能用,所以现在能用的应该不到五十斤。”
乔雅南点点头,还有点时间,应该能再做出来点。
“和大家说一声,以后每日都是辰时上工,酉时下工。今日上午做废的那些给大家分了,但是明天起争取不会再做坏,这都是钱。”
两人对望一眼:“族里其他人怕是要有意见。”
“若什么事都怕这怕那的,那不如不做。”乔雅南重又拿起羽毛笔蘸墨:“去吧,让大家把活干好。”
两人不再多说,应了声就各自去做交待了,不一会隐约有欢呼声传来。
乔雅南笑了笑,低头继续在纸上写写划划。
没让乔雅南等多久,有心要做这买卖的人就一道上门来了,粗略一扫,有十七个,这超出她预期,原本她以为能有十个就算不错了。
虽然没有明说,但意图很明显,他们都要借钱。
乔雅南并不意外,能空手套白狼,没人会将自已那点老本拿出来,不是自已一个一个攒起来的钱用着才不心疼。她也不多借,入多少货借多少钱,一个多的子儿都没有。
他们入货也不多,商量好了似的,都是五种都要了点,加起来两斤的样子,乔雅南一一将之记录在册,并让他们在自已的名字上画押,末了还一人附赠一张借条。
梅沙留在最后,不等乔雅南问要借多少就把数好的铜钱放到桌上:“我家拿得出这个钱,每样都要一斤。”
乔雅南抬起头来,脸上的笑容很好看:“沙叔体谅我。”
“你不容易。”梅沙感慨:“大大小小这么多事,亏得你脑子好用才应付得来。”
“万事开头难嘛,上手之后就容易了。”写上名字让他画押,乔雅南笑:“沙叔明天打算去哪叫卖?”
“明天打算走远点,那里有个集市。”
乔雅南稍一想:“我记得没错的话后天我们乡有大集,沙叔不妨去那里,我上次去卖过,全部卖空了,说不定会有回头客。”
梅沙眼前一亮:“你的话准没错,明天我多入点货,后日去赶集。”
“那祝沙叔明天开张大吉,红红火火。”
梅沙笑:“这话要送给你,希望你这作坊红红火火,你红火了我们就都红火了。”
“有道理。”乔雅南认真的点头:“那我给自已补一声红红火火吧,大家一起发财!”
“哈哈哈,好,一起发财!”
第三百零五章
唐僧念经
送走梅沙,乔雅南算了算,一共出去了三十七斤,今天能余下一些。
二婶娘有些担心:“今天只做了半天就剩下了,明天做一天,岂不是会剩得更多?”
“若他们每天都能卖完,入货量就会增加。”乔雅南喝了口茶:“边走边看,明天稍微控制一下量,等我把铺面弄好要的量就大了。”
有时候想想,防腐剂对于食品来说真是个伟大的发明,这里没有,所以保存就是个大问题,再加上交通,想要把生意做大太难了,不过也并非无法可想就是。
慢慢来,乔雅南长长的呼出一口气,事情太过琐碎,全得她一个人操心,她有些累。
冬天黑得早,太阳一下山天空就显见的暗了下来。
酉时一到,乔雅南让二婶娘去催着下工,然后把二叔和卫兰婶子叫过来对账。
在二叔的册子上写上今日的日期,又用总量减去今日支取后的数目写上,乔雅南边写边解释,然后将本子递回去:“二叔你看看,觉得没问题就在后面签字画押。”
乔二叔看了看,拿笔签字。
乔雅南接过卫兰婶子的册子并不急着写,售卖的时候她这里只做记录,一斤斤称出去的是女子组,她问:“一共支取出去多少?”
卫兰婶子没什么底气的道:“好像是三十七斤。”
“怎么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