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文茵修成徐老爹 本章:第106章

    “独此一家。”

    齐通言轻轻‘嘶哈’了一声,热水虽然在喝进去的一刹刺激得不行,但是一会就缓解了辣度。回味着刚才的味道,他又夹了一筷子别的放进嘴里,不过这回学乖了,夹得不多。

    每样都尝遍了,品了品滋味,又吃一轮,再一品,还吃一轮。

    实在‘嘶哈’得上气不接下气了,齐通言才放下筷子擦嘴,将放凉了的茶一口灌进去,想拿点甜的去去那辛辣味吧,还舍不得,这感觉无法形容,却让他兴奋。

    待缓过来了些,齐通言突然说起风牛马不相干的事:“我将我娘接出来了。”

    沈怀信抬头:“你不早说,带路,我去问安。”

    “不用去,她不见客。这些年虽然受了不少气,但老头儿对她确实也不错,齐家上下真正为老头子伤心的大概也就她了。”齐通言嗤笑一声:“她在老宅里不痛快了半辈子,我接她出来就没打算再送回去。”

    “应该的。”

    齐通言突然一笑:“你看,我如今也算上有老,很快就会下有小,这一家子都指着我养活,我手里可就一个书局,这哪够。”

    沈怀信都被他气笑了,转这么大个弯,在这等着呢!

    “你糊弄糊弄外人也就罢了,来糊弄我?来钱的铺子世伯确实是只给你留了个书局,但是银钱方面他可没少给你留,现在你来和我哭穷?”

    “钱是死的,铺子才是能钱生钱的活物。”齐通言一副你懂什么的神情:“你是省心,万事不用管,你娘留给你的买卖年年送来大把的钱,你大伯爹大伯娘也是事事为你打算。哪像我,爹不在了娘不管的,我不得为自已多做些打算?”

    沈怀信懒得理他,再这么说下去他就成没人要的小可怜了。

    “怀信,和你打个商量。”

    “我该回了。”沈怀信把竹筒一一盖好,布兜一拎,那样子完全不打算留下半个。

    齐通言起身往桌上一扑,将那布兜压在身下:“你走可以,这些东西留下!”

    “齐通言,你是不是很怀念每天比一场的日子?”

    “你吓我打我都没用!我都快饿死了,还在意这个?”

    沈怀信按着他的头在竹筒上滚了几滚出气:“这是我自家的买卖,不可能给你。”

    齐通言瓮声瓮气的道:“我都还什么都没说。”

    “你不是想要这买卖?”

    “你先听我说完。”齐通言把自已的脸揪出来,双手张开一个环抱,把那布兜全拢住了,下巴搁上边和对面的人商量。

    “吃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放不了太久。从你对她的描述来看,她现在应该也没有太大的人力财力来做大,当然,你有,可她那么骄傲的肯定不要你的啊,是吧?”

    沈怀信飞了个眼神给他。

    齐通言后悔刺这一句了,把东西拢紧一点,继续道:“目前她应该只能在近边做一做这买卖,能做到府城去都算她了不起,可京城这边她眼下是绝对够不着的。她不行,我可以啊!就冲着你我也不可能让她吃亏,我和她分红利,给她两成怎么样?”

    沈怀信又飞了个眼神给他,同样的动作和神情,表达的意思却完全不同。

    齐通言偏偏还看懂了:“两成很多了!话本都只有一成红利。”

    “下本就两成。”

    “……”搬起石头砸自已脚的齐通言痛得气都不顺了,牙一咬,他退了一步:“她要是能把这吃食的买卖给我做,话本子也不是不可以谈。”

    沈怀信轻轻掸了掸胸前不存在的灰:“你觉得,我会让她吃亏吗?”

    “沈怀信,我们十年兄弟了!”齐通言拍着桌子痛心疾首:“就算抵不得你共度一生的人,也不能不管我死活吧?”

    ‘共渡一生’几个字哄得沈怀信手底下松了松:“话本你给她几成利看你这个东家的眼光,不由我说了算。同样的,这吃食买卖若真给你做,分几成也不由你说了算。”

    齐通言听出他话里的意思:“如果我分利高,她能给我做?”

    沈怀信再次打开那幅画,指着几处地方让他看。

    齐通言想到什么,从布兜里拿出一个竹筒细看,果然一样:“这标志,是什么意思?”

    “这是乔字,上边这朵花我没认错的话,是桂花。”想到那个地方,说到那个人,沈怀信的声音都柔软下来:“她姓乔,家族所在是桂花里。若只是想作个谋生的买卖她不必费这个心,这东西实际没什么用处,可她这么做了,说明她所图不小。”

    同是鹤望书院的学生,齐通言自然也是极聪明的,一点就明:“就跟‘锦书堂’一样,只要说起最好的纸就必然想到锦书堂,不认得字,看到宣纸上的那个花印也知道这是锦书堂的纸。你这神女果然所图甚大,做的也是长远打算。”

    “既然所图甚大,那合作也未必不可以谈。”

    看好友亮了的眼神,沈怀信摇摇头:“在商言商,两成利绝不可能。你尝了味道立刻就有了这想法,不因这只是吃食而小看,可见你看出来了这买卖的价值,可不止你有眼光。等知道这吃食的人更多一些,和你同样想法的人会越来越多,这一点她必然想到了,所以两成利你不用想,她不会同意。”

    齐通言也不撒浑耍赖了,坐直了身体道:“两成利等于是白得的,不算少了。”

    “锦书堂那么多铺子只归余家所有。乔记,同样也可以只归乔家所有,我甚至更赞成此一种方式。”

    沈怀信将布兜系好结抱着站起来:“做为十年兄弟我给你提个醒,不要因她是女子就小看她。她之聪慧不在你我之下,她对世情的了解更不是你我能比,在桂花里,她教我的东西远甚于我对她的帮助。我看上的人,远比你想像的要厉害。这事你若真有心就好好考虑,想清楚了我们再谈。”

    第三百三十七章

    沈母献策

    怀里揣着那封仿佛有着千言万语的画纵马回家,呼呼刮着的北风也吹不散沈怀信脸上的笑。

    沈夫人得知他往这来了,赶紧让人去备热水热茶,又往炭盆里多加了几根炭,见着人就直唠叨:“每次出去身边也不带个人,要有点什么事连个使唤的人都没有,我们沈家是没人用了不成!明儿我就让人牙子带人上门来,挑他十个百个的全放你院里,只要你出去就让他们跟着。”

    屋里侍候的人都偷笑不已。

    沈怀信本就心里欢喜,这会更是借着母亲这话笑出声来:“娘您饶了我,下次出门我一定把沈集带上。”

    “还得把沈忠带上。”

    “娘说带谁就带谁。”

    沈夫人嗔他一眼,也跟着笑了。以前他没这么多话,和自已也没这么亲近,也不知是出去一趟有了这变化,还是身份上变了,心理也跟着变了,她觉得他们现在处得就跟亲母子一般,不,亲母子还没他们母慈子孝。

    这么想着,沈夫人心里更得意了,她儿子千百般好,谁都及不上。

    “你出门时说去通言家,见着他母亲了吗?”

    “没有,通言说他母亲不见客。”

    “我前阵儿去看了她,人瘦得就剩一爪了,看得出是真伤心。”沈夫人叹了口气:“搬出去也好,离开那地方心情能好得快点儿,活着的人日子总得往下过。通言是个孝顺孩子,有他陪着慢慢儿就走出来了。”

    沈怀信应着,这种话不需要他接,只要他听着母亲就高兴了。

    沈夫人又说了说各家送年礼之事,往年都只需按着惯例备礼送往各家就是,今年不同,沈夫人打算让儿子去。

    沈怀信自是没有二话,送年礼这事本就该是小辈的事,只是往年他名不正言不顺,才一直是由娘去。

    见母亲的话头终于歇了,沈怀信拿起椅子上的布兜放到桌上打开,边道:“这是些外边买不到的吃食,您尝尝看喜不喜欢。”

    沈夫人自是在他一进来就看到了这一兜东西,看他放着以为是买了什么东西,没想到却是给她的吃食,就冲着这份心意,还没吃到嘴里她就已经觉得好吃了。

    有眼色的婆子立刻拿来几个小碗和筷子,沈怀信将每一种都倒了些出来,边叮嘱:“准备一碗温水。”

    红油的光泽很是诱人,沈夫人端起碗闻了闻,点头:“香。”

    想到齐通言的教训,沈怀信提醒:“是辛辣口的,您试着来。”

    沈夫人夹了一小块放进嘴里慢慢嚼着,品出来了味道:“豆腐干做的?”

    沈怀信笑:“您再尝尝别的。”

    沈夫人喝了口水漱口,等嘴里味道淡了后才将筷子伸向下一个碗。

    这一个尝完,她疑惑:“还是豆腐干?”

    “您再尝尝。”

    沈夫人又漱了口才试下一种,这一试,她有些惊讶:“这也是豆腐干?”

    她也不漱口了,伸向第四个碗里,咽下去后点点头:“知道了,食材全是豆腐干。”

    前面四个都是如此,她对最后一种也没有抱太大期待,可真送到嘴里了竟和她预料的又有不同,她细细品了品:“应该还是同样的食材,只是这做法有些独特。”

    沈夫人凑近了细看,点点头道:“果然,里边是蜂窝状,所以才这么吸汁。”

    看母亲又吃了一根,沈怀信就知道这东西是合了她胃口了,尤其是在看到她夹第三根后更确定了这一点。

    母亲娘家底蕴深厚,是典型的大家小姐,样样讲究,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超过三筷,不喜不恶的也就浅浅尝一尝。可这东西母亲吃了三根,其他的都是一筷子,这已经能说明很多问题了。

    漱了口,沈夫人用帕子遮住嘴轻轻‘嘶哈’了一声,问:“这东西确实之前不曾吃过,是通言府上做出来的?”

    “不是他府上做出来的,不过他打算做这买卖。”沈怀信说得句句是真:“您觉得这买卖能做吗?”

    “能。”沈夫人扭开头去不着痕迹的又‘嘶哈’一声:“要说这种辛辣味的东西也不是没吃过,可和这个不大一样,这种越吃越想吃。像我,明明这会嘴里满嘴都是这个味儿,可还老想着再吃一根,我都如此了,别人还能不喜欢?”

    “这个里面放的不是辛味的东西,是药店的一味药,叫辣子。”

    一听说是药,沈夫人眉头就皱起来了。

    沈怀信忙解释:“这里面放的东西都是对身体有益的,比如这辣子,能温中散寒,下气消食,还能开胃,适量吃一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一味吃食还吃出这么多好处来了。”沈夫人笑:“做买卖最怕就是被人挑出毛病,不能留下把柄,若是个于你有利的把柄那便留着,看以后谁不知死活的撞上来。”

    “是,听娘的。”

    这哪是听她的哟,不过这话听着就是开心,沈夫人笑眯了眼:“东西留下,回头我让人送到你大姐府上去,让她们姐妹一起办个小宴,入了那些少夫人的眼,这买卖还没做起来,怕是就会有人催上门来了。”

    沈怀信有些不舍,他也就尝了味道,可他知道娘这样的安排比他做什么都强。

    从母亲那告退离开,沈怀信走了没多远就见天空又开始洋洋洒洒的飘雪,他在游廊站定抬头看去。

    他了解通言,已经有了这心思,会来和自已掰扯的就不是这买卖做不做,而是如何分利。

    虽然他更希望把这买卖掌握在雅南手中,可凭她一人之力想要做成锦书堂那般,不是做不到,是需要许多年。如果自已插手自然可以更快做到,可从长远来说,雅南若能靠自已做出一番成绩来,和他在一起后必然会要面对的口舌会要少许多,人对于有本事的人总是会更包容一些。

    她有本事,比只是一个沈夫人的名头更能得到他人尊重。沈家反而是最不需要担心的,若不是猜到什么,娘岂会这么上心的替他出谋划策。

    沈怀信笑了笑,摸了摸怀中的画往逐云居走去。

    第三百三十八章

    有舍有得

    桂花里。

    媒婆登门的事很快传开来,老族长把得到消息的老兄弟安抚住,自个儿过来了。听儿子告知对方不是娶,而是要纳大丫头为妾,气得拐棍连连顿地,把地上都戳了个窟窿。

    乔雅南也正等着,对方这么大张旗鼓的来,这事本也瞒不住。

    “对方别有用心,您别往心里去。”亲自奉上茶,乔雅南温声道:“我孝期在身,对方要敢来强的,我就敢把他告到官府去。”

    老族长看她一副有把握的样子并没有多放心,这丫头一贯以来不都是这般,就像才回来时底子都虚成那样了,愣是装得让他们半点都看不出来。

    “这人不知道你有婚约在身?小沈先生家里不也是府城的吗?他就任由别人如此欺辱你?”

    “您别连他一并恼上了啊!”乔雅南笑:“他在京城备考,哪能知道这事,而且他童家要收我做小的事也不会到处去说,沈家从哪知道?”

    老族长眉头还是紧皱着,显然,他心里存疑了。

    乔雅南知道老人是真关心自已,看门是关着的,她轻声道:“这人和我爹的死有关。”

    老族长眼睛一瞪:“欺人太甚!”

    “我既然猜到了他的目的,自然不会让他如愿。”乔雅南笑了笑:“这事您先捂着,别再让他人知晓。”

    “我知晓其中厉害。”老族长恨声道:“那媒婆下次桂花里都别想进!”

    “您让她来,离着远,一来一去的折腾就需要时间,慢慢耗着便是。他定然也愿意和我耗着,我年纪越大,出嫁的可能就越小,说不定他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给对方希望也是给自已争取时间,要真是不给那童沛瑜留个口子,他有的是坏招逼迫自已去求他,才起步的买卖根本经不起他那些手段,只是这一点就不用告诉老人了。

    乔雅南转开话题:“您来得正好,砌的灶干了可以用起来了,作坊里里外外都需要添些人手,还有铺子里也忙不开,您看看谁合适,给我些人用。”

    这是正事,老族长忙问:“要多少人?”

    “铺子里增加三个,人品要好,最好有一个会算账,可以和松叔他们轮班上工。铺子出货量每天都上涨不少,越接近年关会越忙,松叔他们怕是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了。”

    老族长琢磨着族里这点人,心里隐约有了数。

    乔雅南又道:“作坊里也需要增加几个。现在有驴车用,可以两车同时送,男子组的事儿本就杂,先增加六个。多了三个灶,一个灶算两个人,女子组也得六个。对了,这天气别让族人上山背竹子了,等年后……”

    乔雅南心头突然灵光一闪,竹子的嫩芽儿是笋子啊!

    老族长没等到后文,便问:“年后怎么?”

    “等年后天好了再上山,囤下来的竹子能撑上一段时日了。”乔雅南先回了话,转而说起自已刚才想到的事:“大伯爷,我这心里其实一直有个担心。”

    “你说。”

    “作坊这段时间生意怎么样有眼睛的都看得到,不知道多少人心里酸,我就怕时间长了他们会更不平衡。”

    老族长叹了口气:“人心就是如此,大家一起吃不饱时反倒感情亲厚,差距拉开了,关系反倒生疏了。也不是闹意见,其实就是心里不是滋味,甚至觉得低我一头,心里多了道坎。”

    乔雅南不用问就知道,这是发生在大伯爷身上的事。‘贫富’这两个字并不只是有钱和没钱这么简单,她只要不打算搬离桂花里,这事就不能不在意,当然,完全解决是不可能的,只能中和。

    “作坊里我想添一味吃食,食材为冬笋。”

    老族长点头:“这东西山里多的是,我让人去挖。”

    “这事我们自家人就不用参与其中了,让其他人去挖,剥干净后一文钱两斤卖给作坊。”

    老族长都不知道怎么夸好了,年难过,难过年,这时候要能得着这么一处来钱的路子比不得雪中送炭,那也能让他们知道,‘乔记’的存在对全村所有人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不过,“会不会贵了些?只要勤快,这东西上趟山就能挖回来一筐,集市里都是按堆卖。”

    “就是要让大家知道,乔家发了财也不会忘了他们,这日子最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过,不然就全村人都别想好过。只是也需得约束好族人,我都还没膨胀,他们就别膨胀了。明年春夫役,把族里那些没在作坊做事,手里又有了几个闲钱的都送去磨磨浮躁气,在作坊做事的由作坊出钱,以钱代役。”

    恒朝百姓的日子比前朝要好过许多,就比如这徭役,战事歇了后就不需要上前线服役了,改而为地方出力,每年一个月。常信县常用在河堤的维护和修桥铺路上,允许以钱代役。

    乔雅南想了想,又道:“还有咱们村往县里去的这条路,等天气好了也得好好修一修,驴车天天都得往县里去,要是翻了车损失就大了,风雪天我都得拜托何叔帮我赶车,不敢让才学会的人上手。”

    说完没听见大伯爷有什么反应,乔雅南疑惑的抬头看去,就见大伯爷笑眯眯的看着她,她几乎是立刻就脸红了,这些事哪轮得到她来管!都这么久了,这村官后遗症怎么还在身上!

    “还有其他的吗?”

    “是我僭越了……”

    老族长挥挥手打断她的话:“好得不能再好了,便是我来想也想不到你这么周全,比如以钱代役这种事,穷困一辈子,哪里舍得拿这钱出来,但你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很多人都知道这个理,但是做得到的没有几个,但是你就做得很好。”

    老族长笑了笑,又问:“还有其他的吗?”

    “没了。”乔雅南连连摇头,有也没了。

    老族长看她这样就知道再问不出什么来了,便也不强求,下次再找机会:“我去和梅序说说这事,有钱挣的事,怕是一会就有人送笋来了,你准备准备。”

    “要把笋衣摘干净,不干净我不收,太老的不收,还得注意着点,别挖得太干净了。冬笋是季节菜,明年我还收,让大家细水长流的来。还有,上山注意安全,摔伤了不归作坊管。”

    第三百三十九章

    稳固后方

    老族长失笑,这心眼子是多,什么都防着了,不过也是该防着,做买卖,怎么小心谨慎都不为过。

    “我一字不少的转达。”老族长看向跟着起身的丫头:“你放心,那童家成不了。”

    乔雅南没想到大伯爷还记着这事,心下一暖,点点头道:“是,他肯定成不了。”

    老族长不多作解释,乔家是没本事,可也不代表好欺。

    送走大伯爷,乔雅南的心思都转到了笋上。

    冬有冬笋,春有春笋,她知道好几种做法,比如酸笋。她有一个多年网友是广西的,在她的在线指导下试着做过,味道很正,但这个做法不适合‘乔记’,‘乔记’得做熟食。

    想了想,她决定做成凉拌的,这个做法和‘乔记’最相合。

    写出做法,乔雅南叹气,可惜剁辣椒太少,就那几坛子她自已都不够吃的,用这个调味会更好吃,明年她一定要大片大片的种,还有山窝里那片野生的到时也得让人去移株,别浪费了。

    敲锣声隐隐传来,乔雅南笑:“里长是个好里长。”

    周嬷嬷难得的也笑了笑:“确实难得,桂花里人口不算少,关系却和睦,和里长为人有很大关系。”

    “桂花里一直是乔梅两家的族长轮流做里长,两家关系处理得好,其他人自然就翻不起浪。”想到自已被吓到的那次,乔雅南语气一顿:“也不是没有混账的,不过就算还在的时候也多是在外边混账。”

    没多会,有人拎着篮子来了。冬笋早就有了,家家户户都会挖点,饭桌上也多个菜。

    听说这东西能换钱,离着近的剥了几个就赶紧过来了,谁知道那大丫头要多少,这机会不能让人抢了去。

    看了看篮子里白白嫩嫩的冬笋,乔雅南拿起一个把上边白色的笋衣又剥掉一些:“按这个标准来。”

    几人忙帮着剥干净,二婶娘拿着一过秤,不足四斤。


如果您喜欢,请把《簪花少年郎》,方便以后阅读簪花少年郎第106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簪花少年郎第106章并对簪花少年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