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霍景云宋令仪 本章:第53章

    “成亲之后,宋家为你提供谋事所需的钱财,以及一座未经开采的铁矿,一座煤矿,三处盐井。”

    “以及,我当真需要你的性命作为赌注。”

    周怀瑾坦荡地点头:“是同心蛊亦或其他都行,你将东西准备好之后告诉我。”

    这话叫宋令仪心里生出一点愧疚来。

    周怀瑾一片赤诚,她却……

    “宋令仪,看着我。”

    周怀瑾忽的往前倾,右手越过桌面握住握住她的手,说是握也不尽然,更像是笼罩在她手上。

    她抬眸看向周怀瑾,不期然的在周怀瑾眼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宋令仪,这门婚事是我求的,所有要求是我提的,你不必有任何愧疚。”

    “你若心疼我,便对我好些。”

    宋令仪跟周怀瑾沉默对视片刻后,将放在桌上的手翻动,贴上周怀瑾的掌心:“我会对你好。周怀瑾,只要你不负我,我会永远对你好。”

    周怀瑾抿着嘴唇,眼神几乎要黏在堪堪交握的手上。

    宋令仪见周怀瑾如此模样,忽然起了坏心,用食指勾了勾周怀瑾的掌心,笑问:“我是不是太主动了?”

    周怀瑾骤然将手掌下压,将桌上柔荑牢牢握住,开怀笑道:“如今我是你名正言顺的未婚夫,你想如何便如何。”

    两人将关系定下,宋令仪忽然想起她进门后问的第一句话。

    “你说皇上真的想让我入宫吗?”

    周怀瑾闻言将她的手握得更紧:“如果他没有那个想法,你会不会后悔冲动与我定下亲事。”

    宋令仪果断摇头:“当然不会!”

    二圣临朝的诱惑实在太大,哪怕只有一丝机会, 她也不会后悔。

    周怀瑾这才满意:“我也不清楚他的想法,不过我可以找人去查查,最多两个月便会有结果。”

    宋令仪问:“这要怎么查?”

    周怀瑾手下小动作不断,这会儿已经举起宋令仪的左手,将自己的手指交握进去:“放心,我宫里有人。”

    说起这个,周怀瑾想起另一件事:“这次随你来的两个内侍,姓赵的那个是我的人,他会负责将咱们一起过年的消息传去京城。”

    宋令仪早知道周怀瑾在宫里有内应,却没想到不仅能打听到庆元帝的想法,而且来长平城的两个,其中一个便是他的人。

    这说明要么他在宫里安插的人极多,要么内应之中有高阶太监,能够擦手此事。

    怪不得周怀瑾说起皇位如同探囊取物,看来他手里的筹码确实不少。

    “但你不是十二岁就出宫,前面几年又过得极为艰难,为何宫里会有那么多人手?”

    第147章

    盟约

    关于宫中内应,周怀瑾解释是容贵妃留下的人手。

    “世人说我母妃盛宠倒也没错,尽管有皇后在,她仍有协理六宫之权,若两人意见相左,大多时候都以我母妃意见为准,这种情况下,她想要提携自己人,并不算难事。”

    “皇宫太大,我母妃经手的宫娥太监又多,尽管她离世后被清理了一批,但仍有一些人没被发现。”

    顺着这个话题,周怀瑾又大概说了自己手中的势力。

    宋令仪越听越吃惊,一方面为周怀瑾短短十年的发展,另一方面为周怀瑾的毫不设防。

    “王爷,这些事您会不会说得太轻易了?”

    周怀瑾目光澄澈:“有吗?我还以为你需要我摆明条件,看到胜算之后才会答应求娶之事,没想到你竟如此轻易就松口。”

    “而且咱们如今既是未婚夫妻,又是同盟,我自然该将此事告知于你。”

    宋令仪:“……”

    周怀瑾如此坦诚,弄得她都有些不好意思,想要说些秘密来回报。

    可她仅有的那个秘密实在不方便宣之于口,便将周怀瑾带去自己院子,分钱。

    “我爹面圣后觉得我家暂时不能太张扬,便将所有货物都分销出去,如此一来利润受了些影响,咱们二人投入三百五十万的本钱,扣除所有花销之后拢共赚了约莫一百六十万。”

    “咱们本钱差不多,利润均分,我该给你二百三十万。不过目前我手头仅有一百一十万,剩下的去得过半个月左右送给你。”

    钱数过多,宋明担心路上不安全,便只让人带了一百一十万两的银票,剩下四百万存在钱庄,将存根票据送了来,宋令仪若有需要可去本地或附近钱庄汇兑。

    周怀瑾笑道:“一百五十万的本钱,不过两个月就赚了一半回来。宋令仪,你天生是个做生意的料子。”

    宋令仪并不接这顶高帽子:“这次是天时地利,叫咱捡了个便宜,以后再没有这样的好生意。”

    她翻着手里的银票,忽然问:“咱们跑一趟就能赚这许多钱,你说杜凌风八年赚了多少钱?”

    周怀瑾闻言,脸上的的笑容消失,他轻声回道:“就是你想的那样,刘、王、何、杜四家赚的钱几乎一半都流入了幕后之人手中。”

    “作为回报,调任来溪山城的知府都会对四家的行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同流合污。”

    “此事我已写在折子里上报朝廷,今年内京城应该不太安稳,伯父虽然游离官场之外,但毕竟时常面圣,要提醒他小心些。”

    宋令仪自然是点头答应。

    说完正事,新鲜出炉的未婚夫妻之间忽然有些尴尬,不知该说些什么。

    宋令仪提议去外面逛逛。

    周怀瑾摇头,有些委屈道:“我明天就要走了,今晚只想与你待在一处,安静的说说话。”

    于是他们又回到了周怀瑾的院子,两人身披狐裘,手里抱着暖炉,开着窗在窗边下棋。

    窗外冰天雪地中,一株冰梅在灯光的照映下美得令人心醉;窗内暖意融融,暧昧缱绻的氛围在两人之间悄然流动。

    他们时不时抬眸对视,目光交汇时相视一笑,温情又美好。

    第二天天刚亮,周怀瑾便走了,根本没给宋令仪相送的机会。

    他留下的信上说,若看到未婚妻,一怕舍不得走,二怕激动之下做出失礼冒犯的举动来,只能先走一步。

    宋令仪看着信,只觉得又气又好笑……

    周怀瑾的离开并没有对宋令仪造成太大影响,她独自在隔壁院里看了两刻钟的冰梅之后便忙碌起来。

    第一件事就是给殷慧写信,让殷慧得空时来一趟长平城。

    第二件事,她将锦心派了出去:“锦心,你在最短的时间内组建一支商队,往辽东方向去,货物是是其次,主要目的是从当地流放人员中寻几个学问高深的老师回来。”

    这任务实在奇怪,锦心问:“公主,这些老师要教什么?”

    宋令仪道:“经史子集,军事伐谋,经世治国,政务处理,平衡之术,凡是官场能用得着的都行。”

    答案比问题更叫人诧异,锦心小心翼翼追问:“公主,您这是准备当官?”

    宋令仪摆摆手:“此事关系重大,以后你们便知道了。从辽东回来后你再去一趟岭南,任务同样也是寻老师。”

    她不知道二圣临朝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但是周怀瑾既然撞破她的眼界极限,让她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她就得做好万全准备。

    即便最后无法得偿所愿,她也了无遗憾。

    *

    殷慧在正月二十六来到长平城。

    宋令仪并没有绕弯子,见面后直接说起想法:“北戎灭国,大周通往西北诸国的道路被打通,假以时日,定有不少商队往西北而去。我既占据地利,自然想分一杯羹,不知殷姑娘可有兴趣与我一起?”

    殷慧原本坐着,听到这话后顿时激动得站了起来:“公主,我有兴趣,我愿意!”

    说完她察觉不妥,连忙屈膝道:“公主,方才是民女失态,惊扰了公主,还请公主见谅,不过民女对于公主所说之事十分向往,愿听公主调遣。”

    宋令仪笑着抬了抬手:“不必如此拘谨,坐下说话。且我的想法与你所猜想可能并不相同,先听我说完再做决定不迟。”

    “我欲与你合伙共建商队,我将大周各地特色货物运来长平城,交由你卖去外邦,你从外邦各地收来的货物运至长平城,然后交由我售卖。”

    殷慧原本以为是给宋令仪当管事,没想到直接一跃成为合伙人,当下激动得手直发抖。

    有了德宁公主这个靠山,即便她想要改回母姓,也无人再敢阻拦!

    她深吸一口气控制情绪,但说话的声音还是有些颤抖:“能与公主合伙,民女自然求之不得,民女随时听候公主调遣。”

    “既是合伙,凡事自然要商量着来,如何能由我一人做决定。”

    宋令仪拿起桌上信封递过去:“这是我草拟的商队章程以及大致规划,殷姑娘先看看,有任何问题咱们随时商讨。月底之前将事情定下来,下月初咱们便开始筹备。”

    殷慧起身恭敬接过信封后,宋令仪让玉竹将人带下去休息。

    殷惠离开后,宋令仪转头看向迎霜:“可是有什么问题?”第147章 盟约

    第148章

    退路

    “公主,西北商道的前途谁都看得到,咱们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完全有能力独自组建商队,为何要与殷姑娘合伙?”

    迎霜想不通这点,才在主子说话时多看了主子两眼,没想到被敏锐地察觉。

    既然被点出来,她也没有隐瞒,直接将心里话说了出来。

    宋令仪闻言轻叹一口气,她何尝不想独占这生意,她是不能。

    “重建北地之事已经引来麻烦,这时候我还是少动为妙。但若要我放弃触手可及的利益,我也舍不得,因此只能让殷慧出面,我在幕后与她合作。”

    “殷家无其他靠山,殷慧也是个聪明人,背叛的几率很小。我负责接收她从外邦运来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种辖制,这已经是我目前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其实坚持建商队,宋令仪还有另一重考虑。

    她要为父母家人留一条退路。

    她可以为了二圣临朝的理想豁出一切,可父母兄嫂却不能沾上风险。

    倘若有朝一日事败,她可以坦然赴死,她的家人必须活着。

    海外是一个选择,西北诸国则是另一个选择。

    因此商队就显得格外重要。

    她得将周边国家的情况了解清楚,撤退的路线铺好,以防万一。

    让殷慧当商队主人,既是为现在规避风险,也是为以后掩人耳目,断绝新帝追查。

    她接下售卖外邦货物的事情,则是想从北到南打通一条逃生之路,万一出事,不论出海还是出塞都不会受阻。

    但这事,她不准备让至亲之外的任何人知晓。

    接下来几天,宋令仪跟殷慧讨论了一回又一回,终于将商队之事定了个大概。

    二月初一,殷慧以长丰商队的名义张贴了招工启事。

    长丰商队是个陌生商号,被骗怕了的百姓们尽管为丰厚的待遇心动,却不敢行动。

    宋令仪见状叫人放出殷家在溪山城的产业,又特意提了当初溪山城募捐时,殷慧是响应最积极之人,主动捐了两万两银子和一千斤棉花,她还让官府出面证明殷慧身份及产业的真实性。

    百姓们吃了定心丸后,齐齐涌向报名处。

    化冻以后官府虽然还有修城墙、通河渠的差事,但待遇可没这么高!

    长丰商队的待遇高,要求也高,身体健康,会骑马,会拳脚功夫是硬性要求。

    在此基础上,能写会算,能说会道,能识别方向,会医术,会手艺,会厨艺都算加分项。

    这些要求对普通百姓来说属于高要求,但是刚从前线退下的士兵里,却能找出不少合适人选。

    因此短短两天就选好了第一波人。

    宋令仪安排公主府的侍卫将人召集起来训练了十天,第一批探路的队伍便出发了。

    就在商队出发的同时,宋令仪在正月十八送出去的账目入京。

    这次的账册记录了截止到年前的所有开销,并且分为两版。

    张贴在外供京城所有百姓查看的版本只有收入,每处开支汇总,以及结余。

    第二版则是详细账目,宋令仪给每个捐款人都送了一份。

    虽然大家都知道宋令仪几乎不可能在善款上动手脚,但是看到她送来的账目还是不免吃惊。

    账目详细却不复杂,每一笔开支都有详细说明,尽管人在京城,但是通过账本却能对北地的情况有个大致了解。

    这本账册再次证明铝驺了宋令仪的本事。

    账目之外,宋令仪还送了四幅画。

    第一幅是她刚去长平城时看到的萧条景象,第二幅是六千人相看的景象,第三幅画是小年吃饺子,第四幅画是上元节的焰火大会。

    一幅画比一幅画更热闹,长平城也一天比一天更好。

    这四幅画被宋明呈至御前,庆元帝看过之后大为感动。

    “不到四个月,长平城竟发生如此大的改变,德宁居功至伟。”

    如今宋明几乎成了惊弓之鸟,听到夸赞连忙谦虚说:“陛下,小女一人如何能做出此等成绩,全靠大家共同努力,小女不过从中穿线,实在当不起陛下如此夸赞。”

    庆元帝笑道:“爱卿,谦虚是好事,但过分谦虚就没必要了,德宁之功,朕知道,天下人也该知道。”

    说着,庆元帝召来画师,让画师将四幅画临摹好后张贴京城内外,让臣民共赏。

    因着这两件事,宋令仪在京城又一次名声大噪,不少人说生女当生宋令仪。

    但就在这时候,有人传出宋令仪跟周怀瑾一起过年的消息。

    更有人将宋令仪捐献嫁妆之事翻出来,说宋令仪是为了助安王脱离险境才捐献嫁妆,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宋令仪在和离之前便跟周怀瑾有私情。

    此后宋令仪被封公主的事情同样被拿出来议论,说周怀瑾为了给宋令仪抬身份,因此亲自跟庆元帝恳求,将功劳让给宋令仪,所以宋令仪才能凭借嫁妆之事先封郡主,再封公主。

    男女之间的八卦本就容易吸引眼球,再加上事情传得有鼻子有眼,慢慢的,关于宋令仪跟周怀瑾之间的私情,当真有人信了。

    宋家倒是对外解释了很多回,不过收效甚微。

    宋令仪原本光正伟岸的形象因为这事儿有了瑕疵,京中是几人欢喜几人愁。

    但消息传到北地,宋令仪得知之后却挺开心。

    尤其是得知有疑似秦家势力在暗中推动后,她更是乐开了花。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迎霜,回京城去吧,我猜想京城今年应该很热闹,少不得要你主持大局。”

    迎霜有些为难:“公主,如今锦心去了辽东,玉竹忙着商队之事,若奴婢走了,您身边就没有伺候的人了。”

    宋令仪对此浑不在意:“年前锦心送了两个小姑娘入府,一直在帮我打理房间,我瞧着人挺机灵,就让她们贴身伺候吧,我自认为性格还不错,磨合两个月定没问题。”

    迎霜如何舍得让宋令仪跟丫鬟磨合,她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奴婢给京城写信,让迎月和迎晴过来,待她们来了奴婢再走。”

    宋令仪态度坚定:“迎月和迎晴确实要过来,但你也得走,而且要快马加鞭,尽早抓住秦家人的把柄,这比你留在我身边伺候更能让我开心。”

    迎霜无法,只得将此事应下。

    没想到迎霜刚走,周怀瑾又来了……第148章 退路

    第149章

    嫉妒

    周怀瑾并非特意来找宋令仪。

    几天前他收到急召,命他即刻启程回京,路过长平城时,他特意绕道来了宋令仪的住所,想要与她当面告别。

    宋令仪得知周怀瑾回京,不免担心:“你来北地是负责缩减镇北军编制,如今差事没办完却突然被召回京,会不会有危险?”

    “应该不至于。”周怀瑾说出自己的猜想,“我猜是皇上查了秦家的事,但没查出结果,为免打草惊蛇,他又不能大动干戈,所以只能让我这个知情人去接手此事。”

    从周怀瑾处听了容贵妃的遭遇后,庆元帝的形象在宋令仪心中已经烂成一堆渣。


如果您喜欢,请把《渣男吃绝户?主母重生后灭他全府》,方便以后阅读渣男吃绝户?主母重生后灭他全府第53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渣男吃绝户?主母重生后灭他全府第53章并对渣男吃绝户?主母重生后灭他全府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