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始至终,柳清荷都未曾给过父亲一眼。
我不知道她心里是如何滋味,但从她古井无波般的眼底来看,应当是不会有伤心了。
当我故作老成安慰她心里不好受的话哭哭也是无妨时。
她噗嗤一声笑了,摸了摸我的头。
说感谢我们让她明白原来女子在世的意义并不仅仅囿于那小小后院。
眼里浮现的笑意显得她温柔娴雅,全无旧日在府中后宅时那疲倦的模样。
“我终于能理解你的母亲了。”
“许多女子一生的盼望,便是嫁个好夫君,相夫教子。若是夫家争气些,能给她求个诰命,享受到荣华富贵,那这一辈子就到了头了。”
“可这样的一辈子,期间多少身不由己,多少辛酸难言,又有多少是顺应自己的心呢?”
“我出身钟鸣鼎食之家,家族世代簪缨,族中女子从小接受的教育便是嫁前从父,嫁后从夫,夫死从子,女子要安分守己,不可越矩。”
“桩桩件件,就连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声音的大小,怎么坐怎么走都有明确的规矩,不提平时不可出门,就说若是京中传出莫须有的风言风语,便要罚跪祠堂,抄写《女德》《女诫》,现在看来,真如提线木偶,使人不厌其烦。”
“而现在,我不惧流言蜚语,不必再受他人摆布,不再对他们为女子编织的牢笼心存向往,我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再无顾及。”
“时至今日,好郎君绝非我所求,而今,我求身如轻燕,遍飞五湖四海,再无人使我停下,再无事绊住我脚!”
我的脑海里倏然浮现出母亲说过的一个词语。
自由。
母亲曾说过,古代女子最大的悲哀就是没有自由。
身不自由,心更不自由。
有许多女子觉醒,顽抗,又被强权镇压。
而现在,宋羽、静苓、徽娘、柳清荷和我,还有各地女学里万万千千的女学子,都在努力为天下女子追求自由。
不论争取到几分,哪怕只有一丝,只要打开了这个口子,踏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今后,便会有第二步、第三步……
直到完全自由。
或许前路有千斤大石、万亩荆棘,又或许长路漫漫,需一直到母亲的那个年代才能实现。
但是不足为惧,我们已停不下自己的脚步。
与皇帝约定好的那一年,静苓班师回朝。
两年的风霜已然将明丽的少女打磨成了英姿飒爽的女将,如寒雪中的松柏,傲然挺立。
两年时间,静苓经历了被主将嘲讽雪藏、主将被戎部杀死、危急守城迎战、最终用兵法计谋将戎部赶出大荣国土,更是杀入部落,夺回祖上曾被占有的草原和城池。
此战的胜利震动了举国上下,不仅百姓人人赞誉称颂,便连那些吹毛求疵的老臣亦不再言语。
皇帝更是喜形于色,不仅昭告天下静苓公主婚事由自己做主,还特封她为护国大公主,赐了封地,又掀起京中女子射御健体的热潮。
明月星空下,我与静苓执手相看,笑着笑着就泪流满面。
徽娘抬起缺了两根手指的右手,用剩下的三根手指握住酒杯,催促我们赶紧干一杯。
当发觉我诧异的目光后,静苓才晦涩道是在一场刺杀中,徽娘为了护住舆图和密信,被刺客削了两根手指头。
见我难过,徽娘不在意地笑笑,将酒杯塞在我嘴边。
泪眼朦胧间,我又瞥到静苓衣袖翻飞间手臂上纵横交错的伤疤……
很久很久以后,我才知道,为了这场战争,静苓失去了做母亲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