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跪在地的三皇子抬起头来,他的目光锐利地射向我。
这一次,我竟然好像看懂他了。
他恨我决绝,恨我不留一丝余地。
23
我抱着必死之心,横冲直撞。
但求复仇,不计后果。
长庆三十一年,皇帝颁了罪己诏。
诏书云:朕在位三十余载,勤政,未尝懈怠。
以民心所向,行天子之责。
免赋役,治旱灾,察民情,驱北狄。
朕之功勋,自诩当得一代明君。
然则,朕以己之私,困吾生至爱,致其哀伤而亡。
朕之罪,不可恕。
今朕引咎退位,传位于太子。
太子宽厚仁德,当以朕为鉴,克私欲,大爱天下,躬身黎民,社稷为重,宽慰朕心。
同一年,皇帝退位,太子登基。
此后经年,先皇独自居住在京郊明德山庄,画地为牢,不曾离开半步。
得新皇恩准,我的名字从皇家玉牒上划去。
他册封我为县主,赐道稷山为我的封地。
我终于可以离开皇宫,离开上京,回到阿娘和父亲生活的地方。
临行前,我去拜见先皇后,她如今已是太后。
我将梨雪和海棠还给她。
她摆手,让她二人退下。
我们谁也没提登高宴那日之事。
我们提起阿娘。
太后从前掌管后宫的时候,从未苛待阿娘与我。
尽管阿娘位份低,皇帝很少来承泽殿讨阿娘的嫌,阿娘形似后宫弃妃,但我们的日子其实过得不算艰难。
该给我们的照拂,皇后从未少给。
提起此事,皇后一笑:「本宫照拂你与你阿娘,只因不愿把你阿娘逼得向皇帝妥协,本宫有自己的私心,当不起你的感念。」
「本宫不喜你阿娘。」
「先皇本是明君,因为你阿娘,他变成一个失去理智、面目可憎的平庸男子。」
「本宫将这账算在你阿娘头上,不过,本宫很庆幸,本宫未因先皇而变得面目全非。」
「本宫比他强。」
拜别皇后,我去见齐贵妃。
先皇遣散后宫后,诸如齐贵妃这般的妃嫔,可以出宫跟随儿子一起生活。
她马上要离开沐晨宫了。
我也将离开住了十多年的薇花殿,前往遥远的道稷山。
这一次恐是我俩最后见面。
我与齐贵妃素来没有什么好说的。
她习惯用冷漠的态度对待我。
我也习惯在她面前不说话。
我们互相坐着,各自喝了一盏茶。
见时间差不多了,我起身,郑重向她行了三叩大礼:「感谢母妃这些年的照拂,长生在此拜别母妃。」
她问我:「你何时走?」
「车马都已准备妥当,即刻便要出发。」
她说:「哦……这么快……」
我道:「母妃保重,长生告辞了。」
她好像没有反应过来,看我走了一会儿,才对着我的背影喊:「欸!」
我停住,回头问她:「母妃可还有别的吩咐?」
她道:「你虽从公主成了县主,但,但…你阿兄是镇北王,你记得吧?」